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27日,“《童年的瓜灯》新书分享会:让大自然教孩子写作”在书博会现场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主办,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作者、嘉宾、读者三方精彩互动,围绕散文创作的灵感来源,以及怎样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展开。该书作者、作家徐鲁由浅入深地给孩子讲阅读散文、写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济南市青龙街小学校长李秀莲带着青龙街小学和智远小学的学生们,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策划方表示,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优美有力量的散文集,更是一部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灵感的实用写作指南。李秀莲说:“我们一直致力于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童年的瓜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无疑为我们的阅读推广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引导,孩子们会更加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生活。”活动中,济南市青龙街小学聘请徐鲁为学校文化建设名誉顾问。
徐鲁在分享该书的创作过程中,提到阅读要多元化,写作要回归生活,通过真实的故事形成独有的文章。同时,特别希望孩子们能从太多的作业、电子玩具和各种兴趣班里“解放”出来,多去亲近大自然,多去认识几种花草和昆虫,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只要细心观察,生活处处是文章。
学会观察和发现
孩子们写散文,要想写得真实和生动,最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和发现。徐鲁当过老师,了解孩子在阅读和写作中的痛点。他说:“好的写作离不开观察,要在观察中学会发现新事物”。真实,是散文的本质和特色。徐鲁以自己的创作为例,在《童年的瓜灯》中,他通过自然、童年、山乡、群星四个方面教孩子们如何观察,发现美好,如何写好景物和人物。他通过文字告诉孩子们:要珍爱生活,珍惜每一次朝阳升起的早晨,并且对未来的日子永远怀有信心和希冀。只有这样,写作的素材才会活灵活现,更会持久耐读。
书中,他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写出让人陶醉其中的春天、夏日、飞鸟与湖上黎明,将故乡迷人的山色、小时候有趣的游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例如,他写春天:春天里有无数的小花都在竞相绽放,每一朵小花也都有自己的秘密故事……这些细节来自生活,等着每个人去观察、去发现、去倾听、去想象。
在大自然中积累写作素材
徐鲁多次表达,希望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学会和大自然相处,这是一项生活和学习的好技能。他说,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东西,自己清楚地看见和知道的东西,才用得真,写作上更有底气。这就是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在一起的东西。
《童年的瓜灯》中有很多大自然的活素材,源于徐鲁生活的积累。例如,书中他写道:“乌桕树为什么喜欢长在河边呢?当地有经验的老人说,乌桕树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使命’,就是它能给河里的鱼儿们‘治病’。不知是乌桕的树枝还是叶子,或是果实,含有某一种药性,树叶飘下来,果实落下来,掉进河水里,鱼儿们吃到了,就不会得烂腮病、烂毒病和白头白嘴病。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凡是河边长着乌桕树的那段河流里,总是会聚集着很多小鱼。”徐鲁认为,像这样的细节,需要我们亲临现场,仔细观察,求证,最后变成自己的素材。这些不是靠想象能总结出来的,同时,求证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写作素材的积累。
写出平凡却不平庸的文章
活动提问互动环节,有小读者向徐鲁提问:“如何提高阅读兴趣”“怎样把大自然写得很美,很有诗意?”“如何描写童年”等,徐鲁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写作经验为例,给小读者提供了详细的阅读建议和写作指导,他说:“写童年,也离不开大自然。暑假就是玩的暑假,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而且是那么短暂,等不到知了和蝈蝈叫过几个夏天,你的童年就远去了,孩子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大自然中奔跑。”
徐鲁由浅入深地给孩子讲阅读散文、写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他将自己的指导经验写进了《童年的瓜灯》中。书中设置了读写指导板块,读者可以通过这部分看到徐鲁对散文的感想和体会,同时能够感受到美的文字的构成逻辑。徐鲁强调,多和大自然相处,去感知生命的美好,在自然中发现美,把它转换成文字,美好的内容大多是这样形成的。
供稿人:穆宏志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