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的子品牌有很多,也做出了非常好的作品。但也有一些子品牌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消失了。在当下图书行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说在外部环境不景气的时候,来看一个品牌如何起来或如何消失,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回顾中信出版的品牌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中信集团的第一任董事长荣毅仁老先生提出,要创办中信自己的出版机构,让真正有学术价值、有专业水准的书能够出版,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这就奠定了中信出版作为央企主办的出版集团的使命感和前瞻性,这也是我们品牌的内核。
这些年来,中信出版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愿景,那就是为改革创新提供精神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知识信息,为美好生活提供品质服务,并致力于成为科技驱动的、影响力世界一流的文化传媒和智库集团。我们内部曾经讨论和反思过自己的品牌成长,早年间,中信出版把资源重点向引进国外优质内容倾斜,致力于陪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和经济社会热点发展。回顾我们的优秀作品,可以看到市场经济发展早期出版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基业常青》,也包括经济转型期出版的《人类简史》《黑天鹅》等经典作品,以及近年来出版了一系列回应世界竞争格局发生剧变的《美国陷阱》《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等。
在不同时期出版用先进理论、前沿内容来引爆市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这些构成了中信出版品牌成长的积淀。我们一直希望能够通过一部又一部精品力作践行品牌战略,那就是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第一,品牌战略的落地必须和出版的主责主业紧密结合。中信出版一直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优先,着重打造新时代的出版精品。以2023年为例,我们一共获得各项重要奖项有450多项,其中国家级、部委级奖项,还有国家重点支柱及推荐类项目有73种。比如,中信出版全球化的再融合获得了全球大奖,版权出书也持续保持新高,2020年以前版权出书近2000种。通过数字化转型,针对出版业全业务流程构建了万象一心智慧出版体系。作为数字化的核心产品和业务基座,努力实现多维转换。未来,把数字化战略作为重要的转型举措覆盖经营管理全过程,把AI创新成果和出版业的技术结合,助力出版知识库的建设,力争为行业发展做出中信的贡献。
第二,品牌战略必须紧紧围绕核心产品,契合产品逻辑。品牌战略必须和读者的需求紧密结合,尤其是要符合新一代读者的需求。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的读者有他们特定的习惯,我们整合优势内容,包括作者渠道媒体资源,打造了“你好读者”读者嘉年华,采用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邀请读者、译者、图书推荐人就图书的内容和当下社会热门话题等进行深度访谈和读书解读。今年4月,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线下活动,举办了12场作者分享和读者见面会,我们18个子品牌的编辑到图书市集联合摆摊,向读者当场介绍并售卖图书和周边产品。在年轻人喜欢欢乐的氛围中共享阅读体验,我们以文化赋予一座城,阅读塑造一城人为目标,和上海图书馆携手打造了中信出版周末,长三角的译者、学者、作者资源,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六组织读者穿越城市光影,领略语言文字和影视的魅力。现在已经推出的项目包括摩登情感城市文化沙龙、捡拾花瓶的碎片、译者计划等系列活动,和读者共话城市文化生活中的情感点滴,不断延伸中信出版品牌在整个华东地区的影响力。我们也抓住自媒体播客流行趋势,联合网易云音乐在全国选取了16个文艺空间落地阅读播客阅读展,把阅读与播客相结合,融入音乐、时尚等生活方式内容,塑造出文化生活的品牌影响力。
第三,将品牌传播和业务拓展紧密结合,实现用户互补,资源联动,品牌增效。在北京订货会期间,我们以形塑和建构为主题向合作伙伴和媒体表达我们的新方法论,邀请了著名作者吴晓波等发表主题演讲,分享对于人生教育和当下商业的观察和思考,向社会传递中信出版,秉持坚守创新,坚守行业未来的信心。今年我们邀请了全球200位合作伙伴,齐聚中信书店,举办中信出版之夜,以全球化的视角探讨出版的未来,在国际出版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出版号召力。就在7月26日,我们在北京朝阳大悦城正式开展了DK50周年科普展。此外,为了表达出版业对社会热点议题的关切,我们举办了全球领导者大会,让全社会关注中国高质量发展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把ESG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共同聚焦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全球ESG理论和实践。
第四,把品牌战略落实到构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谋划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上。我们的儿童教育品牌“中信童书”,秉持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为少年儿童提供面向未来的多方位的教育产品和服务。成立九年以来,始终秉持的是陪伴儿童成长为本,以优质内容为基,逐渐做强做优童书业务。我们的方法论是——以高质量引进开拓儿童国际化视野,以高质量原创聚焦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以高质量环保制作关心关爱儿童身体健康,这是我们少儿品牌坚守的路径。目前已经形成了八大产品体系,覆盖了少年儿童0到18岁的成长全过程。今年,我们举办了重塑儿童出版未来品牌发布会,发布中信图书品牌理念,及多元立体阅读体系,我们和版权机构、教育机构联手,共同推进多元立体阅读体系的建设,向整个市场展现中信陪伴中国少年儿童成长的决心和信心。
当前,科学技术高度进步,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数字化转型是出版业摆脱困境、实现新发展的必经之路。中信出版这些年的探索没有停止过,力争我们的品牌成为行业的引领者。今年我们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了数字服务的概念,把出版融合发展作为开启大门的钥匙,我们将致力于为行业升级迭代提升智力和技术支持。我们在北京召开了2024中信出版数字化战略发布会,围绕人工智能应用重点发布了产品模块,成立数字出版产业的生态联盟,助力出版行业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力争为行业转型发展做出中信贡献。我们的体会是,以科技发展为内核,以品牌战略构建生态圈,推动行业上下游协同,共同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第五,把品牌战略落实到创新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重要环节上。在推进品牌战略和企业创新迭代过程中,我们最迫切希望的是能够有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需求的人才。无论是品牌、产品、技术的迭代,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信出版立志于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但最大的挑战是国际化人才的落地和支持人才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我们内部有一个举手制,通过主动举手公开竞聘,成立独立的编室和子品牌,在短时间以内给予这些举手的独立子品牌保护机制,让举手人能够放开手脚,充分成长,确保在不那么长的保护期内形成竞争力,在具备条件后成为独立自品牌。以灵活的机制和最大的包容性,树立了我们作为一家大众出版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也极大的激发了团队的积极性。
2014年以来,从原来的7个编室裂变为少儿文化和36个独立自品牌,这里面包括前沿社、漫游者、大方等等,涵盖财经、社科、艺术等诸多类别。部分子品牌在行业内已经具有影响力。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增强市场竞争力,我们在举手制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招手制,对于符合我们业务发展需求的人员给足资源,并且快速建立新优势。2022年引进了专业的漫画出版团队——墨狸团队,两年时间已经推出了包括中国奇谈等精品的漫画作品,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在外部环境不那么理想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比较好的增长态势,这是我们在阅读品牌实践中的新尝试。从这个视角来说,人才战略和品牌战略是相得益彰的。
总的来说,中信出版的品牌来自于中信集团的基因使然,也得益于团队对于市场的洞察能力,我们也要求整个团队置身于时代潮头,要坚持以精品项目贯彻落实宣传任务,以主题出版为引领,带动大众图书出精品。在传播策略上,要求团队采取全媒体的立体式的营销策略,在垂类市场挖掘图书及版权价值,全媒体、多渠道、高效率热点话题,浪花式增加产品的曝光度。
目前出版业面临比较大的外部挑战,传统渠道发生了改变,图书消费市场整体又呈现相对萎缩的态势,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行业既带来挑战,也带来了新的迭代机遇。面对这种复杂和波动的情况,通过我们的实践表明,品牌建设或许可以帮助传统出版业共同回归出版的内容价值,丰盈大众的精神家园,也陪伴我们的读者走过历史周期。
——本文整理自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炜于7月26日在济南举办的2024出版品牌发展大会上的演讲内容。
供稿人:陈 麟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