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8月14日,由商务印书馆举办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6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新书分享会在上海书展现场举行。全国中语会原副理事长、上海市北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陈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樊后君作分享交流。活动由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主持。
陈军认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伴随他终生的老师,是他学语文,教语文最好的老师。该书一教知识,二指导教学,三教做人。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能帮助学生确立文化自信心。常识是普通的基本的知识,而知识是文化自信的支撑,而这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与中小学多门学科相关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语文学习。
陈军还主张学生应自查自解,发展和提高自学能力。查字典词典是在知识的平台上独立思考,这一习惯终生受用,是“人”的成长的基础与标志。在陈军看来,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故事和情境,因此字典和词典不仅仅是查询工具,更值得细细品读。
樊后君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了谈古今词义变化,阐述了文言虚词的重要性,认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涵盖了古今词义变化,囊括了高考文言虚词内容。他强调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的可读性、易读性,中学文言文涉及的天文历法等文化知识都可从这本书中找到,它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进而了解中华民族的智慧。
陈军与樊后君一致认为互联网查找信息便捷便利,但信息驳杂,真假难辨,还会涉及版权问题,并且信息本身不一定是知识,更可靠更准确获得知识的途径还是要靠权威工具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辞书学理论和方法编纂而成的古代汉语字典,在汉语辞书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部字典是在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的“双子星座”——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通力合作下完成的。它的编纂和出版,得益于语言学界和辞书学界专家共同的远见卓识,体现了语言学者和出版人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的情怀和追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是一部中小型规模的,为广大中小学师生,中国古代文化爱好者、学习者介绍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工具书。该辞典遵从国家统一制定的语言文字法规,充分利用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国基本古籍库等语料库,相关古籍整理优秀成果作为参考依据,保证辞典内容品质。辞典突出释义简明、难字注音、引文简洁、附录丰富等特点。所收辞条主要贴近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基础阅读书目中的传统文化经典,彰显其知识性和文化性。
供稿人:张馨宇
初审:戴佳运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