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8月18日,2024年全球智慧教育大会“迈向智慧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本论坛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华中、西北),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阿拉伯国家联盟教育、文化和科学组织(ALECSO),科大讯飞和网龙网络公司联合承办。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国际组织等机构的官员、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共聚一堂,探讨强化SDG4的国家智慧教育战略、区域和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公共数字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区域智慧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等智慧教育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
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在致辞中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是中国教育实现“变轨超车”的关键,要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发布了智慧教育优秀案例2024年度名单与2023年度案例集。
塞舌尔共和国教育部部长朱斯坦·瓦朗坦(Justin Valentin)强调。教育必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要培养师生的数字素养,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新一代学生的需求。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表示,未来将研制教育数字化专项行动计划,建设适度超前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强化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双向协同,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应用,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以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主旨报告环节,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胡钦太强调,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实现根本性的变革,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他表示教育数字化转型要从思维、要素和治理三方面展开,并指出四个路径。一是系统构建教育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新架构、新方法和新体系;二是以教育思想和理念变革为引领,推动教学创新;三是打造可视化学习和教学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四是建构多类型数字化协同服务共同体。
科大讯飞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表示,新技术在赋能教师、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管理者智能治理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并阐释教学设计工具和课堂互动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智能答疑系统和虚拟陪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情感识别技术和心理健康支持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等。
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潘伟贤(Poon Wai-yin)在“促进教育范式转型的政策与策略”的报告中,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着重于五个关键目标,通过重新设计核心课程、开发在线课程、采用人工智能工具支持教学与评估、以及注重特殊需求学生等一系列措施来确保虚拟教学和学习的质量,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
在局长报告环节,澳门特別行政区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丁少雄副局长、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周文杨局长、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何美龙局长等,结合区域智慧教育发展实际,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区域及学校的教育数字化建设实践经验。
会上,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发布了《教育资源的智能化改造——最美的“光合作用”教学资源颗粒》。“最美颗粒”由网龙智慧教育产品“未来实验”团队运用3D教育引擎技术、AI自动化生产工具等研发,结合不同视角,设计了故事场景,强调“互动式教学、沉浸式学习”的教学需求,构建成为更为普适的教学策略模型。
本论坛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副主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杨俊锋,湖南省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军山,网龙高级副总裁、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陈长杰和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联合主持。
供稿人:聂慧超
初审:戴佳运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