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据中新社报道,当地时间2024年9月3日,一艘载有数十名非法移民的船只在英吉利海峡倾覆,造成12人丧生,死者中包括妇女和儿童。就在此前一天,捷克警方在一条高速公路上截停一辆藏有约30名过境移民的外国卡车,其中一人死亡。
当地官员均表示要进一步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但这些移民的悲惨遭遇并没有多少人关心。
非法移民一向是世界性难题和社会热点话题,不论政治家还是普通民众,通常只将之视作政治问题和统计数据,常常忽略了数字之下具体的人的境况。
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独自上路:一个九岁男孩的边境历险》,通过非常独特的儿童视角,使一个九岁男孩的近五千公里移民路跃然纸上,这个男孩历经千辛万苦趟过的这条路线,也是无数非法移民者一条深刻的命运线。
该书英文版上市后在美国迅速成为畅销书,并引起媒体和大众对移民儿童的关注。《芒果街上的小屋》的作者桑德拉·希斯内罗丝(Sandra Cisneros)评价道:“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旅。尽管讲述这个故事的英雄,连鞋带都还不会系。”
像《七龙珠》里的悟空一样飞向美国
该书讲述的是作者哈维尔·萨莫拉(Javier Zamora)童年的真实经历。哈维尔是一名诗人,1990年出生于萨尔瓦多。因为美国资助的萨尔瓦多内战,父亲在他一岁时逃亡美国。1992年内战结束,贫困、暴力和失业依然困扰着这个国家,母亲找不到工作,几年后也偷渡前往美国寻找机会。小哈维尔只好与外公外婆及姨妈一起生活。
1999年,哈维尔九岁时,他父母决定让他前往美国团聚。而去美国的途径和母亲一样——跟着做非法移民生意的“蛇头”经美墨边境偷渡。
本书就像一部惊险曲折的纪录片,详实记录了哈维尔这趟将近5000公里的“冒险”旅程。
哈维尔从萨尔瓦多一座小镇出发,经危地马拉和墨西哥,最后徒步穿过索诺拉沙漠进入美国。哈维尔的外公只能陪他一小段路程,之后便没有亲人陪伴,他身边是做偷渡生意的蛇头,还有许多陌生的非法移民。
九岁的哈维尔,小脑袋瓜里能想象的就是冲进父母的怀抱,再次团聚在同一个屋檐下。他无法想象前路上等待他的种种危险,他与父母团聚的兴奋,很快变成了一场生存战斗。他在大海的浪头狂乱颠簸、在沙漠烈阳下艰苦跋涉、在士兵黑洞洞的枪口下瑟瑟发抖,还有移民局的无情逮捕,同伴的欺骗,在异国脏乱的小屋里无尽的等待……他也想象不到,他甚至要面对濒临死亡的危险。
这场计划中两周就能完成的旅行,最终竟变成漫长的两个月,路途中遭遇的种种险境,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书写“被夺走的童年”:移民文学的新里程碑
该书是一部独特的传记文学作品,虽然只记录了作者童年两个月的经历,却迸发出了强烈的情感力量。
这种力量首先来源于作者哈维尔·萨莫拉令人揪心的记忆。哈维尔说:“我决定写这本书,是作为个人心理疗愈过程的一部分”。
2017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实行了一项对非法移民的“零容忍”政策, 导致无数移民与子女强制分离。孩子们在美国边境巡逻队拘留中心哭泣的画面传遍全世界,这也让哈维尔难以承受。他那段童年旅程,如同死去的记忆复活,不断打击着他的神经。
除了新闻,哈维尔也常在电影和文学作品中遇到反移民情绪,他说:“每一个负面含义,每一个微观和宏观的侵略,都感觉像贴在我身上的燃烧贴纸。我被它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一位心理学家的帮助下,哈维尔克服了其中的一些记忆,“我开始书写我被夺走的童年”,并最终形成了《独自上路》这本书。
作为一名诗人,哈维尔深知文字的力量。他以非凡的敏感度写作,对环境、对语言、对情感和人的存在状态的描写,宛若一张滚动的生命之网,情感力量充沛。
书中还出现了许多孩童的幻想。哈维尔在面对旅途中的危险时,时常将自己想象成动画或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如《狮子王》的辛巴或《七龙珠》中的孙悟空,仿佛拥有超能力,可以轻松地克服眼前的困难。这种幻想让他在极度恐惧和无助的时候获得短暂的精神解脱,给了他面对现实的勇气。然而,随着旅程深入,现实的残酷逐渐击碎了这些幻想,读者的心也随之悬起,看哈维尔如何被迫面对现实世界中的艰难和挑战。
在穿越沙漠时,哈维尔的身体与精神都达到了极限,饥渴和疲惫让他产生了一些近似幻觉的想法。譬如他因为沙漠夜里的声音想到了萨尔瓦多神话里那辆恶灵控制的“嘎吱作响的幽灵牛车……没有牛,没有马,没有任何东西拉着这辆车……自己就能动……”
这些颇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段落,增加了文本的文学色彩和情感张力,也让读者对小哈维尔经历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感同身受。
移民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人的命运
哈维尔的童年经历,与全球移民潮中的无数移民儿童的经历相呼应,揭示了他们在移民过程中面临的危险、痛苦和家庭分离问题。
在媒体新闻、政治话语乃至社交媒体讨论中,移民都成了冷冰冰的统计数字。而《独自上路》用传记文学的方式提醒世人,在无情的政治口水仗之下,我们不应忘记这些移民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其中有许多正是像哈维尔这样的九岁的孩子。他们的命运,完全无法由自己控制。
哈维尔以孩子般的好奇心解释了墨西哥食物与祖国食物的对比体验,以及与来自南美洲和中美洲各地的移民共乘交通工具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萨莫拉呼吁人们关注这些经常出现的庞大“移民”之间的差异,使他遇到的人深具个性和人性。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人们总是将非法移民视作“害虫”,而全然不顾这种现象背后的历史与社会不公等问题。在《独自上路》中,小哈维尔看到,在墨西哥人们轻蔑地对待这些移民,甚至嘲讽、辱骂他们,觉得他们邋遢肮脏。
在路上照顾小哈维尔的“假妈妈”帕特里夏则证明这些轻蔑没并有什么道理。蛇头会为移民们准备沿途的临时住所,常常脏乱不堪,但帕特里夏每到一处都会认真打扫干净,她对女儿说:“我们是穷人,但并不是说我们就生活在猪圈里。”
这些人也时刻表现出朴素的人类温情。书中从危险边缘拯救了小哈维尔的是三个陌生人。途中,蛇头为了方便行事,让哈维尔和一对母女及一个年轻男子假扮一个“临时家庭”,并为他们办理了假证件。这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假冒”家庭,最终成为支撑哈维尔走完全程的温暖怀抱。“假爸爸”奇诺在哈维尔走不动的时候,把他背上肩头,在沙漠里走了数个小时。这“假冒一家人”的分离情景,甚至要比小哈维尔见到父母更令人落泪。按照《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的评论来说,这趟旅程也展示了“一幅关于人类联结力量的动人画卷。”
书中这移民的画卷让人明白,他们不过是寻找更好生存环境的普通人。他们身上的坚毅、脆弱,他们身上的善良,与我们无异。关注他们的命运,也正是对我们自身命运的一次观照。
供稿人:张聪聪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