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动故事彰显爱的力量,长篇小说《尚青》在2024天府书展首发
靳艺昕 | 2024-10-11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0月11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新疆作家董立勃长篇小说《尚青》在2024天府书展上举行新书发布会和影视改编签约仪式,评论家李怡、刘福春,作家蒋蓝,影视投资人周晓峰等对《尚青》给予了高度评价。

《尚青》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尚青的青年女子勇敢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故事,小说在充满独特历史气息与地域风情的新疆背景中,描摹了一个普通新疆女子充满意外而波澜万丈的人生。对爱的执着与勇气,让尚青从一位柔弱的女学生坚韧地成长为乡村教育的启蒙者、会骑马打枪的侠女、村民尊敬的“先生”。但小说的意味却没有止步于爱情,而是更复杂地指向了人性与历史的深处。

据悉,《尚青》动笔于2019年,定稿于2023年,2024年2月首发于《收获》,2024年9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尚青》甫一面世,随即引发广泛关注,评论家陈思和撰文称,《尚青》是“西部吹来健朗的风”,是“气势磅礴、浑然厚实的大作品”。该书的影视版权也被影视投资人早早锁定。

在《尚青》一书中,作者董立勃不只写了尚青对爱的勇敢与执着,还写了她爱而不得、因爱生恨、因错而悔,在救赎中寻找人生方向等主题。新书发布会上,董立勃谈到了自己写作这部小说的初衷:“当我们说到新疆人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人在一个概念上不太清楚,那就是经常把新疆人理解为某个单一民族,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太妥当的认知。其实新疆人这个概念,包含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塔吉克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群体,这才叫新疆人。所以我想通过这部小说,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新疆人。”

尚青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汉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共同抵御灾害共同建设家园的地方。“透过一个青年女子的身世,一样可以看到边疆大地上的风云激荡,尤其是我们祖先在丝绸古道上的生生不息。”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分享了自己对《尚青》的感受:“关于新疆,每个读者都有很多想象。目前为止,我们的绝大多数想象可以概括为4个字——‘异域风情’。当我看到《尚青》以后,它给我最大的一个冲击或者说异样的体验,就是它与我所熟悉的这些关于新疆的想象都不同。它给了我们一个深刻提醒,新疆真的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域;这里并不仅有少数民族的历史,也有我们汉族的历史。因而一下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关于新疆的新的思考当中,思考人性、思考文化、思考整个社会。这带给我很多收获。”

图片8.png

四川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刘福春认为,《尚青》的内容建构中展现的真实与虚构的博弈很有意思、引人深思:“我总觉得真实和虚构之间,好像在搏斗。比如前部分就像编年史,用了好多的所谓真实的历史的材料,后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虚构。这引发我的思考,历史记录是真,还是董立勃塑造的人物是真?历史的真实和文学的真实在这里产生了交集。”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蒋蓝谈到阅读《尚青》的感受:“新疆我去的次数不多,但是在行走的过程中对新疆的那些感受,在董立勃的《尚青》里再次读到了。《尚青》有沈从文笔下的那种奔放、激情和敞亮。清亮之外,还有一种西部式的语言,有劲道。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其他小说家的作品里读到这种劲道了。很多小说家写的风是柔软的,董老师笔下的风是粗粝的,沙尘暴式的。这种感受和语言特别好。”

京邑文化董事长周晓峰与董立勃是40余年的老友,相识相交于新疆,一起闯荡文坛,后来各自发展。此次拜读老友新作,周晓峰表示很感慨,非常希望从这本书走到下一步的延伸,把两人几十年的感情推到更高的高度。同时也谈到了对于老友书中的新疆,自己的感受:“60岁以后再往前看,我觉得尽管我在新疆待的时间不算最长,但是新疆那片土地也成了我们血液中的新疆。所以说我特别希望大家看这本书,看到新疆不止是异域风情。蒋蓝说,新疆连吹的风都是带着沙子的,不像我们的柔软的这种风。实际上,我认为正是那样子荒凉的或者说严峻的那种自然背景,才造就了新疆人的柔软。”

新书发布会最后,董立勃与四川省京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尚青》影视改编协议,周晓峰表示将全力推进本书的影视化工作,让尚青这位新疆奇女子,让新疆多民族团结的边地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旅资源,通过影视化的方式呈现给更多观众。

附:

图片9.png

《尚青》

作者:董立勃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9月

定价:58.00元

书号:978-7-220-13842-3

供稿人:靳艺昕
初审:戴佳运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