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痖弦去世 学者杨宗翰撰文悼念:编辑创作评论皆有深远影响
杨宗翰 | 2024-10-12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综合各方消息,著名诗人痖弦于温哥华当地时间10月11日去世,享年92岁。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副教授杨宗翰撰文悼念,经授权刊发。

痖弦,原名王庆鳞。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东庄的一个农民家庭。台湾《创世纪》诗刊的“三驾马车”之一,著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曾长期担任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编。

敬悼诗人痖弦

(1932.8.29-2024.10.11)

文/杨宗翰(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副教授)

痖弦是华文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历来三次台湾“十大诗人”选拔他皆榜上有名,可见其在众多创作者跟读者心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痖弦早年曾赴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创作中心学习,继而又到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并获得硕士学位。写诗是他最重要的起点,但1965年后他就停笔不写诗了;这年正是孙中山的百年诞辰,痖弦凭借着一口字正腔圆的声调和稳重大方的风度,在话剧《国父传》中荣任主角孙中山,海内外连演七十场,大获好评。但他真正展现影响力之处,不在话剧,而是编辑。痖弦曾主编《创世纪》、《幼狮文艺》、联合报副刊等重要期刊杂志近四十年,经验丰富,体会多样,长期维持着卓荦、优越、精致的品味。1969年痖弦先是应邀主编《幼狮文艺》,后来联合报系聘请他主编《联合报‧联合副刊》,遂和主编《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高信疆,在激烈竞争与相互激荡下,创造了华文报纸副刊的鼎盛时期。

他策划与主办“联合报文学奖”,鼓励海峡对岸及海外作家,亦提携本地青年作者;又主编多部重要选集与大系,以编选行为实现“台北作为华文文坛重镇”之企图。痖弦热切拥抱现代,却也不忘传统;他既追求在地性,也胸怀全球化布局,遂能让《联合报‧联合副刊》在北美与东南亚开枝散叶,对各地华文读者影响深远。除了写作与编务,痖弦长期身体力行参与文教、社教之推广。其使命感既见于诗创作与文学编辑,复昭然若揭在历年撰写之之序跋与文论,思维深刻,人情练达。

本文作者杨宗翰与诗人痖弦(右),2015年摄于台北紫藤庐

痖弦毕生奉献于文化事业,工作立足台北,影响却遍及世界。痖弦造成的深远影响,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编辑

从1960年代开始,痖弦先后主编《幼狮文艺》、《联合报》副刊,在编辑台上服务直至世纪末才光荣退休。在纸本媒体的盛世,他那本土化与现代化、民族化与全球化共谋的思维,无疑在最大程度上推展了台湾的文化视野,影响了台湾的文学发展。在国人尚未将眼光及于海外的年代,痖弦还选编了《当代中国新文学大系.诗卷》,兼顾海外华侨、华裔诗人作品,收录的范围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香港及英国、美国,为“华人文坛”插旗,预示了“世界华文文学一盘棋”的新时代思维。1980 年代痖弦主办“联合报文学奖”,又附设“中国大陆短篇小说奬”,奖励海峡对岸长期不相往来的作家,令人佩服他的独到眼光与宽广胸怀。他在副刊媒体传播上,勤于提携年轻有潜力,或鼓励因故停笔、社会位置殊异的各式创作者。譬如他设计了邀集光复前台湾作家再出发的《宝刀集》,与沟通融合不同阶层价值观的“第三类接触”专题,都堪称是彼时副刊企划上的创举。

二. 创作

痖弦是现代汉语诗风格的创造者,以《痖弦诗集》为世所重。其诗作被视为“古老中国和现代西洋混合的产品”,是接收了西方现代诗技法的冲击,融入戏剧性、民谣风,成功转化出属于他的独特诗风。台湾历来曾有三次“十大诗人”选拔,每一次痖弦都在最终的“十大”名单内,可见其被各世代作者或读者喜爱的程度。论者称许他的诗“对民族母语的贡献永不磨灭”,而且直到21世纪的今天,“痖弦风”仍在华文世界广被传诵。

三. 评论

1966 年以后痖弦最重要的笔耕成果,多在理论研究与评论实作。举凡谈新诗殿堂的建造、对现代诗的深度省思、论台湾诗的薪传……,既宏观诗史,又逐一扫描诗人,纵横烛照,笔力壮阔,遂能完成《中国新诗研究》、《聚伞花序》(I、II 册)及《记哈客诗想》,共计五十万言。论其成绩,已是当代诗学领袖级人物。其中 1981 年出版的《中国新诗研究》一书,在两岸对峙、新文学发展断裂、史料极度缺乏的年代,痖弦率先引介11位新文学运动先驱诗人及其作品,正可作为台湾诗坛参照的最佳读物。

痖弦在不同的年代,贡献心力于台湾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他始终能以最宽阔的胸怀面对变局,坚持博大与精深的编辑取向,对于安身立命的文化工作更是永远怀有信心。2014年由目宿媒体与陈怀恩导演拍摄之电影《如歌的行板》,试图呈现痖弦这位诗人暨编辑人,穿梭河南、台湾、温哥华三地的过往、身影与影响。2019年他获颁第28届柔刚诗歌奖特别荣誉奖,2023年又获颁第27届台北文化奖,可见他晚年虽然定居加拿大,但对海峡两岸文化人的启发丝毫未有减少。2024年10月11日早晨诗人在温哥华远行,跟挚爱的夫人桥桥,于天堂相会了。

(初审:刘思怡,复审:张中江,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