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一场千年之约 | 《传告后代人》新书首发式
2024-10-17
收藏

近日,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武汉市文联主办,《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新书首发式在武汉中心书城举办。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修文,评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魏天无,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黎,与《传告后代人》作者、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执浩一起,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诗歌之约。

微信图片_20241017162237.jpg

张执浩:诗歌距离我们的心灵世界最近,也最遥远 

    张执浩回顾了自己创作《传告后代人》的初心和历程,他指出,《传告后代人》并非单纯的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而是对古代诗人命运的一种回望。“李白之所以是李白,杜甫之所以是杜甫,就是通过诗歌呈现出来的,藏在诗歌背后的这些人,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喜怒哀乐,才是我所看重的东西。”

作为一位当代诗人,张执浩在黄鹤楼下写诗三十年,他时常可与曾在荆楚大地上留下诗篇的古代诗人“对视”,在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焦虑的同时,也使他与先辈诗人在精神上密切相连。“他们之所以成为经典,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说出来了我们一直想说的,但是我们却没有说出来的东西。”也正因此,张执浩才试图通过《传告后代人》找寻中国当代诗歌与古代诗歌之间的传承关系。

“诗歌永远是距离我们的心灵世界最近的一个东西,但同时也最遥远。如何培育供内心中的诗意生长的空间、土壤,非常重要。在这个时代,我们其实需要一种审美的重新认知。”张执浩认为,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仍有古典诗词的影子在反复闪现,各种文学母题都能够在古代诗歌中找到缘起,当代写作者应当从古典诗词中找到我们民族的语言和基因。

李修文:将诗歌放在一个广博的世界上,恳切地理解每一位古代诗人 

李修文认为《传告后代人》这本书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

其一是“史诗合一”。张执浩的写作并非纯粹地基于诗歌,而是把诗歌放在一个广博的世界上,放在了历史的关节处。李修文将张执浩称为“一位翻译家”,通过他的“翻译”,准确地将宏大的历史空间带到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语境之中。李修文认为,通过诗歌,我们可以见证一些历史的细枝末节,而张执浩则巧妙地处理了历史与诗歌之间的对峙与周旋,为我们从诗歌出发,抵达历史的彼岸提供了一种途径。

其二是“温良体恤”。张执浩是以当代诗人的眼光来回望古代诗人的,他站在自己写诗的困惑之中开始梳理,因此,他是如此恳切地去理解每一位古代诗人,本能地对诗人、对诗歌创作本身展现出一种体恤和怜悯,这在诗学家中是罕见的。“我们谈论一个诗人,他的姿态、他的挫折、他的重建,其实与其文本紧密结合在一起,当我们深入其中时,才能体会到他的不容易,才会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是可爱的。”

魏天无:张执浩用自己的体温贴近古代诗人与诗作 

魏天无在讨论中提到,张执浩在《传告后代人》中的写作体现了诗歌传统中的“诗人合一”,他将具体的诗歌作品与诗人的一生境遇置于一处,重新咀嚼品味。而张执浩所提炼出的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则囊括了关于诗歌创作、关于人生的各个重要方面,是对古代诗歌的整体性把握。

在魏天无看来,当代诗人能够以一种更加直观和感性的方式,将古典诗歌的精髓传递给现代读者,这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共鸣是其他方式难以实现的。张执浩“既能够深入古代诗歌本身,又能够恰当地跳出来,并以他独特的眼光、见识、心灵,给我们当下的读者,尤其是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带来一些别有趣味的感触。《传告后代人》是一本值得大家用心去读、用心去品的书。”

李黎:日常生活琐碎普通,但我们对诗意念念不忘

李黎从图书编辑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强调,古代诗人的身份不仅仅是职业的,更是文化的,他们的诗歌表达了生命中最深刻的感触。李黎认为,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当代诗歌,都与每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诗意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鼓励读者通过切身的阅读去体验和理解古典诗歌的深层魅力。

图片46.png

此外,活动过程中,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部主持人马凌、李筠也畅谈了阅读《传告后代人》的感受,并倾情朗诵书中《登高》《音区》两章节选内容,现场读者齐声诵读崔颢《黄鹤楼》全诗,在场所有人都因诗歌而同频共振。

活动的尾声,张执浩谈到:“诗歌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但也并非那么简单,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既能了解诗歌,也能够进入到诗歌文本的内部,理解写诗人的生活状态。”期待《传告后代人》能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使徒,跨越历史的时空,将诗歌之音信传入当下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微信图片_20241017161044.png

《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

作者:张执浩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定价:56.00元

(供稿:许立昕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