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叔讲故事”音频被“共享”!应对新型侵权,维权之路怎么走?
聂慧超 | 2024-10-31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在加大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大背景下,网络侵权手段形态更加复杂多样,呈现隐蔽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其中,网络直播带货“热潮”下,侵权事件时有发生,“避风港原则”逐渐被滥用。面对专业、隐蔽的高技术侵权,如何寻找有效维权路径值得全行业思考。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天津凯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凯叔讲故事公司)起诉深圳市本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牛公司”)及其带货主播查某某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案作出终审判决。

法院认定,查某某通过在“本牛开放平台”设置共享文件夹、上传侵权作品并向通过其橱窗购买“超记牛”听力机的相关公众分享邀请码的行为构成对凯叔讲故事公司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本牛公司构成共同侵权,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连带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凯叔讲故事是中国儿童内容领域的知名品牌,由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影视角色配音名家王凯先生于 2014 年创办,品牌以打造中文领域的优质原创儿童内容为核心业务。截至2024年7月,凯叔讲故事App累计播出超过50000集儿童音视内容,其中绝大部分为原创作品。

2021年3月,本牛公司上线其“超记牛”听力机产品后,凯叔讲故事公司不断接到用户举报称,“超记牛”听力机提供凯叔讲故事音频故事系列专辑。凯叔讲故事公司随后对“超记牛”听力机产品进行监测摸查,发现抖音等平台上多达30余名主播以赠送含有凯叔讲故事音频作品的端口资源为卖点,在直播间推广售卖“超记牛”听力机,公众购买收货后,“超记牛”设备开机自带主播端口资源。该侵权行为至今已持续3年,违法传播凯叔讲故事音频专辑超过700部,销售金额超过1800万元。查某直播间侵权音频4000余首,仅在2022年双11期间“超记牛”熏教机销售数据达317台,佣金收入78407.47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案件侵权手段非常专业、也极为隐蔽。在摸查中,凯叔讲故事公司发现,侵权音频内容并没有直接内置在“超记牛”听力机中。原来,本牛公司开发了一款自有云存储空间“本牛开放平台”,利用技术措施为带货主播提供可上传音频文件的共享文件夹功能,再由涉案主播通过“本牛开放平台”上传侵权音频、分享邀请码,使公众获得侵权音频并完成下载,构成对凯叔讲故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

滥用“避风港原则”不可取

该案件的难点在于“避风港原则”的适用判定。“避风港原则”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了一个守法经营的安全港湾,但过度使用甚至滥用“避风港原则”,便使其逐渐演变成某些主体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并避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挡箭牌——“先侵权、等通知;不通知、不负责;你通知、我删除、我免责”。与此同时,面对版权侵权,作者、版权方却普遍面临调查取证困难、诉讼成本较高等问题,难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去与层出不穷的侵权网站持续战斗。

该案中,本牛公司坚称其作为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凯叔讲故事投诉后,已及时删除了涉案侵权作品,要求适用“避风港”原则。

对此,法院认为:本牛公司对涉案侵权行为的发生存在过错,在此情形下,其主张适用的‘避风港’原则不仅起不到平衡互联网消费参与者利益的正向作用,反而会被异化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推卸法定责任的工具。关于本牛公司的过错法院也在判决中进行了严谨的论证分析。

首先,查某将涉案侵权音频作为卖点推销“超记牛”听力机,本牛公司显然能够从中直接获得经济利益。本牛公司将可上传作品的“本牛开放平台”推送给抖音主播,说明其高度重视与主播的合作,并将该种模式视为其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亮点。基于此,主播的利益与本牛公司的利益息息相关。综上,法院判定,本牛公司应当对查显全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负有较高的注意义务。

此外,法院认为,本牛公司设置“本牛开放平台”,并利用技术措施为注册、登录平台的用户提供可上传录音录像制品的共享文件夹功能,而该种服务极易引发侵权行为,故本牛公司应当具备与其应当自觉维护互联网秩序,避免侵权行为发生的法律义务相当的管理信息的能力。结合凯叔讲故事公司涉案作品在早教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本牛公司生产的“超记牛”听力机也属于同类功能产品的事实,法院认为本牛公司对涉案侵权行为属于应知,具有过错。

剑网行动进行中

该案件作为听力机端口侵权第一案,为同类案件树立了可借鉴的侵权认定标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网络版权产业已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进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023年8月,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3”专项行动,这是全国持续开展的第19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截至2024年4月26日,“剑网2023”专项行动查办涉网侵权盗版案件1513件。202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启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严厉整治涉青少年权益的侵权盗版乱象,重点打击盗版盗印、非法销售、网络传播侵权盗版教材、教辅、儿童绘本、动漫、考试图书等违法犯罪行为。

数字环境下,每一个人都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受益者,互联网不应成为法外之地,运营者均应知法守法。对于各类移动互联网学习产品的供应者而言,必须提高对于所载内容合法性的注意,务必购买正版内容版权。

(供稿:聂慧超  一审:戴佳运  二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