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叩开传统文化之门”《大家小书》(精选本)·第二辑首发式在京举办
穆宏志 | 2024-10-31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0月29日,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伦洋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大家小书:叩开传统文化之门——《大家小书》(精选本)·第二辑首发式”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举办。该活动是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活动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的学者,以及北京图书大厦、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布衣书局等出版发行领域的专业人士。与会嘉宾围绕“大家小书”的出版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与线上读者就这套丛书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图片26.png

文津出版社总编辑高立志介绍了《大家小书》(精选本)·第二辑的策划始末、选编细节与出版情况。他提到,“大家小书”自初创至今已走过二十余年历程,丛书总规模达到200余种,始终秉持“大家写给大家看”的出版理念,横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个学科领域,注重学术品位与趣味性的结合,深受广大学者和读者的喜爱。

图片27.png

北京大学副教授陈均以创作者的视角分享了顾随《苏辛词说》(疏解本)一书在疏解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他以传统戏曲的现代化为例,就传统文化普及读物的策划方向提出了独到见解,认为应该注重结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活。

图片28.png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东瑶则围绕中国古典诗歌选题遴选的主题,讨论了古诗词的阅读、欣赏与个人审美趣味建设的关系问题。她指出,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和欣赏古诗词,可以培养个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

图片29.png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张一帆以“大家小书”二十余年老读者的身份分享了个人的阅读经历。他从戏曲戏剧史专业研究者的角度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路径的选择,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认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注重创新和发展,同时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精髓。

图片31.png

布衣书局创始人胡同先生以自身丰富的古籍销售经验为例,就“新时代古籍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主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认为,古籍的普及和传播需要注重营销手段的创新和多样化,让古籍更加贴近普通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瑞卿、刘淑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韩荔华、王苇杭,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郑韵扬分别从各自研究的视角讨论了当下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出路。他们一致认为,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需要注重教育引导、媒体宣传和文化活动的结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片32.png

《大家小书》(精选本)·第二辑的出版,不仅是对“大家小书”系列丛书的延续和发展,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和传播的一次有力推动。新版丛书以“大字版”作为特色之一,力求版式疏朗、用纸色调柔和、大字印刷不伤眼睛,更加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小书”将继续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盛宴。(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供稿:穆宏志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