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家王蒙《在伊犁》新书发布暨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王蒙当日再忆几十年前“在伊犁”的日子,“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是民族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文化共同体。”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胡友笋,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钟廷雄,以及梁晓声、何向阳、徐坤、胡平、艾克拜尔·米吉提、梁鸿鹰、张陵、姑丽娜尔·吾甫力、刘大先、景宜等作家、评论家参加活动。会议由作家出版社社长、董事长鲍坚,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共同主持。
1984年,由作家出版社首次集结出版的《在伊犁》作为王蒙“新疆叙事”系列作品的重要代表,受到广泛关注。《在伊犁》原书名为《在伊犁系列小说——淡灰色的眼珠》,收入《哦,穆罕默德·阿麦德》等九篇作品,记录了王蒙在新疆伊犁独特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乡村哲人穆敏老爹等经典形象,描述了维吾尔族“伟大的塔玛霞尔精神”。今天,作家出版社以上述版本为重要参考进行重新编辑修订、再版《在伊犁》一书,并特别恢复了后续版本没有使用的代序《故乡行——重访巴彦岱》一文,让新版《在伊犁》能够以最完整和本真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使其成为探索王蒙文学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范本,也给新时代读者了解新疆、认知新疆文化打开一扇窗。
吴义勤表示,王蒙的文学创作生涯跨越了70年,发表作品字数超过了2600万,进入耄耋之年后依然笔耕不辍,每年都有新作问世,这种旺盛充沛的创造力令人十分钦佩和敬仰。此次举行《在伊犁》的重新修订出版暨研讨会,既是向文学致敬、向王蒙致敬、向经典文学作品致敬,也是为了学习王蒙先生的创作精神、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从王蒙的作品中汲取文学的养分,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在他看来,《在伊犁》的艺术魅力来自生活和人民本身,同时坚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跨文化的深度书写,拓展民族叙事的广度和深度。
作家梁晓声提到,王蒙的作品是对自己人生某一段岁月的文学性、真诚的思想告白。他还现场朗读了书中的片段。
作家、《小说选刊》主编徐坤表示,王蒙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她个人青春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会专家谈到,这部书是一位作家奉献给中国当代史的“备忘录”,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作者以真实的笔触、几乎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式的描写,在展现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历程的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各民族人民一家亲的历史壮景,每篇故事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这些作品深入伊犁人民的生活,细腻真实地展现当地风土人情,在汉族和新疆少数民族之间搭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书写了新疆各族人民间的深厚情谊。
王蒙当天说,直到如今一提到新疆还是感到非常兴奋,“我在那确实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这种深情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深情,也许是40年后再出《在伊犁》的意义所在。”
(初审:刘思怡,复审:张中江,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