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雨果的《九三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司汤达的《红与黑》……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将法国名著的中国翻译本赠予法国总统马克龙。这些曾经深深吸引并且感动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字,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又漂洋过海,回到故乡,继续见证中法两国友谊。
在看似轻盈优雅的纸页与墨香背后深藏着的,是一个民族厚重的自我革新之历史,以及两种文化之间深刻的灵魂共鸣。法国文学为何在中国长期受到欢迎?在不同时期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法国文学又经历了怎样的旅行?
12月6日,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图集团”)与法国马德里加尔集团(Le groupe Madrigall)、嘉德文库联合主办的“法韵华章:法国文学在中国的研究、翻译与传播”主题沙龙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举行。此次活动既是国图集团与马德里加尔集团于今年4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有效推进,也旨在汇聚多方优势资源,通过文学之桥,注入两国文化互融互鉴新动力,为中法建交60周年献礼。
法国驻华大使馆图书与思辩部文化专员白夏荷(Sarah Briand),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谢刚,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兼CEO、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寇勤,马德里加尔集团出口部总监Kamel YAHIA-AÏSSA,著名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中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海鹰,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法文化学者、民间藏书人朱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车琳,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汪彤,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嘉德文库主编杨涓女士出席活动。中国法语文学研究、翻译、出版和发行领域权威专家共40余人参加活动。
“国图集团相信,文化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灌输式的过程,而是双向的互动”。谢刚表示,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历久弥坚。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历来相互欣赏、相互吸引。从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华文化的倾慕,到中国人民对法国文化巨擘的熟稔,中法两国文脉相连,文明交流成果交相辉映。书籍,沉淀着文明,让远隔山海的读者可以在饱含人类生活悲欢离合的字句间,读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信念和胸怀。作为中国书刊进出口行业的领军企业,国图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本次沙龙活动,正是中法文化对话的宝贵契机,希望各方在相互启发、彼此促进的过程中,携手共创更多中法文化交流的硕果。
“风雨之后,世上最美的风景是一本书。这句话出自一位法国诗人”。白夏荷表示,此次活动见证了中法双方60年来建立的稳固友好关系,这一关系不仅在外交领域行稳致远,也在文学与思辩领域展现出蓬勃活力。法国驻华大使馆图书与思辩部一直致力于推动法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近年来,法国是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也成为法语书海外版权售出的第一大合作伙伴,两国文学始终引发两国读者的强烈共鸣。本次活动成功搭建了平台,使中国公众得以从多元视角深入接触并了解法国文学,致使法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Kamel YAHIA-AÏSSA表示,2024年适值中法建交60周年,这一伙伴关系根植于悠久的文学交流传统。两国间持续的文学对话,不仅是推动文化和睦的重要力量,也是激发共同灵感的宝贵源泉。今年4月,国图集团携多家中国出版机构组成的代表团访问马德里加尔集团,就推动中法业界深化交流与业务合作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探讨。作为出版商及文学出口领域的积极参与者,马德里加尔集团致力于分享多样化文学作品,并着重推介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国及中国作家,以不断丰富文化交流的内涵。“我们坚信,仍有许多机会需要抓住”。马德里加尔集团期待以此次沙龙为契机,能够与更多中国业界朋友在文学跨越国界的旅程中并肩前行。
寇勤介绍了嘉德公司的业务生态,并感谢业内专家对嘉德展览、出版、教育等文化交流项目所作的贡献。他提到,嘉德文库是嘉德的文化平台,汇聚着公司30多年来的国际交流合作成果。每年举办的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内容不仅限于图书展销,将藏书文化特展作为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图书出版及藏书文化高端展示交流平台,也是一场专业的多元文化交流盛会。下届嘉德书展即将增加文创板块,将更好地助力艺术与出版领域的融合。他期待与更多出版业界专家开展交流,共同探讨时代背景下新的合作机遇。
在互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现场特色展出图书、法国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度、翻译的准确性、文化差异的处理、文化传播新机遇以及未来合作的可能性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进一步激发了中法文学交流的新思考与合作灵感。
活动上,国图集团、马德里加尔集团、嘉德文库向嘉宾赠送图书及文创产品。沙龙座谈后,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嘉德书店,了解书店经营现状、特色产品、文化交流及发展定位等。
(供稿:靳艺昕 一审:戴佳运 二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