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前沿译丛”探讨数字媒体研究和出版领域前沿问题
四又 | 2024-12-18
收藏

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库·数字媒体前沿译丛”成果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良乡校区举行。来自新闻传播学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共同见证“数字媒体前沿译丛”五本译著的成果发布,探讨数字媒体研究和出版领域的前沿问题。

图片1.png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出席发布会并致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处长王炜、教务处处长罗自文为发布会致辞。“数字媒体前沿译丛”主编李书藏、译者代表刘津及多位译丛责任编辑参加会议。发布会由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数字媒体前沿译丛”主编漆亚林主持。

“数字媒体前沿译丛”精心选取了全球数字媒体领域的前沿著作,集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进行学术翻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库项目支持下,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问世。李书藏详细介绍了“数字媒体前沿译丛”的内容、选题背景和出版过程。译丛涵盖了数字媒体领域的多个前沿话题,包括社交媒体、网络传播、数字营销、新媒体技术等。此次发布会隆重推荐的五本已出版问世的译著分别是《消费文化中的名人与粉丝——粉丝生活的自传式民族志考察》《新闻里的数据:计算机辅助报道实用指南》《如何打游戏——大众文化中的游戏世界》《社交媒体:传播交流、分享及可见性》《数字文化中模因的话语权力》。

图片2.png

《消费文化中的名人与粉丝》

作者:马库斯·沃尔法伊尔

译者:刘津

图片3.png

《新闻里的数据:计算机辅助报道实用指南》

作者:布兰特·休斯敦

译者:刘英华

图片4.png

《如何打游戏——大众文化中的游戏世界》

作者:马修·托马斯·佩恩;尼娜·B.洪特曼

译者:吴玥

图片5.png

《社交媒体:传播交流、分享及可见性》

作者:格雷厄姆.梅克尔

译者:李书藏 杨凌

图片6.png

《数字文化中模因的话语权力》

作者:布拉德利·维金斯

译者:李书藏 杨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指出,学术著作的翻译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数字媒体前沿译丛”的推出是适应数字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界变革趋势的成果,也体现了翻译者的学术自觉。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认为在新闻界迅速变革的背景下,学术界的思考更为重要,学术研究队伍的国际化有助于拉近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朱鸿军表示,数字媒体研究的学术研究范式随着时代变迁发生变化,在之前的多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第五种范式”更需要学术界在新闻传播实践智能化巨变中迅速作出前瞻性的反应。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学院策划推出“数字媒体前沿译丛”具有前瞻意义。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叶明睿提出,在万物互联、边界融合的背景下,理论与实践的边界也在逐渐融合,在产业、经济、技术、文化等维度之下,优秀的译作在沟通国内外学界的作用不容忽视,译作不仅具有解释意义,更有促进互相理解和嵌入的作用。

“数字媒体前沿译丛”译著的主题涵盖了粉丝研究、数据传播、游戏传播、社交媒体、数字文化的话语权力等数字媒体前沿话题,对于了解全球数字媒体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更好指导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套译著的出版是研究型教学的典范和标杆”教务处处长罗自文在发布会上对译丛高度评价。

译丛从策划到出版问世历时三年,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在译丛总序中所言:“越是需要本土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越需要一种国际化的考量。这支新闻传播学团队以其专业性理解和词语使用使译作更为恰当准确,能够为我们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更丰富、更广泛、更深入、更实用的思路。”

(供稿:四又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