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我社新书“天文学史新视野丛书”新书发布会隆重召开。
“天文学史新视野丛书”是一套集学术性、可读性和启发性于一体的著作。它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作为一门科学,如何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进化,成长为严谨的科学体系;还深入挖掘了天文学发展背后的社会、文化乃至哲学背景。它让我们看到,天文学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伴随着人类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是科技进步与人文思考交织的产物。这种跨学科的视角,不仅丰富了天文学史的维度,也让我们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它是一套探索古人观天之道、测步古今的学术著作,也是一套阐释千年历法递嬗、古法今谈的人文经典,将在推动天文学研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雪峰表示。
“这套丛书的发布,将吸引更多人走近湖北出版,走近湖北科技出版。”湖北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邓世清对“天文学新视野丛书”的出版意义和价值表达了高度肯定。
“这套书与科学史这门学科一样,身处“科学”和“人文”之间。”丛书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小淳说,“衷心希望,在文化传承发展的道路上,‘天文学史新视野丛书’能为人们观察世界、理解世界提供更多新鲜视角。”
“这是一套既专业又通俗的天文学史作品,它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精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探索未知事物的执着。”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宇宙的浩瀚中寻找位置,读一读‘天文学史新视野丛书’能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对专业研究人员而言,丛书中详尽的文献资料和权威的学术见解,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对普通读者来说,通过阅读这套丛书,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更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兴趣。”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说。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国仓认为“天文学史新视野丛书”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一是丛书视角新颖,从以往未曾重点关注的角度来审视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二是丛书内容系统,完整地呈现天文学的发展脉络;三是丛书具有深度,在讲述天文学史事件和人物时,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深入挖掘背后的科学思想转变、社会文化因素对天文学的影响,体现了科技进步与人文思考的交织。”
“‘天文学史新视野丛书’不仅仅是一套天文学史著作,更是一套跨学科的杰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刚认为,“它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智慧以及他们对宇宙秩序的独到见解。它对科技进步和人文思考的双重关注,使得它不仅仅是一套科技史,更是一套人类思想史。”
“天文学新视野丛书”共四册,分别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汉范式”》《以测推天:汉代的天文观测与历法推步》《明末清初经纬度测量在天文历法中的应用》和《彝族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八宿》。丛书获得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于2024年底出版。丛书第二辑预计于2026年推出。
(一审:王双双 二审:倪成 三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