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实体书店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激发书店新活力 引领转型新发展
肖颖 | 2025-01-09
收藏

图片1.jpg

1月8日,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百道网共同主办的“2025实体书店发展大会”(原“中国书店大会”)在京举行。本次大会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激发书店新活力,引领转型新发展”为主题,旨在鼓励和促进实体书店,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高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董伊薇;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纪宏;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王宏经;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发行处三级调研员杜建方;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金涛;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克文;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蓬生;中文传媒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党委书记周照云;福建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谢兴权;甘肃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笑阳;河南省新华书店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任振茂,以及来自全国上百家出版发行机构的300余位嘉宾出席活动

推动创新发展 焕发实体书店新活力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多样的文化需求,各地实体书店通过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打造门店特色,调整服务定位,创新消费场景,在聚焦阅读服务、强化体验活动,融合线上线下、创新营销方式,推进社群运营、拓展细分渠道等方面取得喜人的成绩。杜建方强调,希望书店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交流书店创新发展经验,为行业健康发展建言建策;希望书店业坚定发展信心,主动求新求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希望实体书店不断增强创新力和吸引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艾立民表示,2024年出版发行业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局面,实体书店数量稳中有升,业态丰富多元;逐步形成图书供应链线上线下“双循环”发展格局;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基本覆盖了城乡阅读活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校园书店、社区图书馆等文化消费场所;新华书店深化改革,品牌强企活动深入开展,坚守主业主责和社会责任成效显著;各地方书展规模影响不断扩大,阅读活动呈现跨地区共读、共建、共享发展趋势;发行队伍青年骨干人才不断壮大成长。2025年是实体书店业守正创新、模式突破、技术赋能、多元化阅读场景的关键发展期。如何以持续创新来激发书店新活力,如何培育实体书店新一代的骨干力量,如何推动实体书店智能化、高效率的转型升级等问题,是出版发行业在新的一年里必须探讨和实践的话题。

张克文就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分享了三点经验:一是以新思维开新局。书店要在战略规划、经营理念、发展模式、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创新,才能更好适应新的市场变化,需要产业联合打造“朋友圈”、跨界融合打造“生活圈”、资本整合打造“产品圈”。二是要以新模式打造新场景。实体书店要复苏,本质是要满足读者“场景需求”,要做好文化与科技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阅读和教育融合、图书与文化IP集群的融合。三是以新运营拓展新阵地。实体书店在运营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提升效率、优化服务、拓展渠道,从流量思维升级到“留量思维”,运营思维要实现三个转变,分别是从顾客到用户、从柜台到后台、从赋能到智能。他还强调,实体书店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抱新思维、探索新模式、实践新运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引领转型升级,更好提供优质文服产品和文服供给。

重构书店多维价值 打造文化新质生产力

大会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凤凰新华、新华文轩、武汉新华、独秀书房、钟书阁的负责人分别从重构书店多维价值、转型与未来展望、打造文化新质生产力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分享。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秦俊俊以《延伸服务链,挖潜新空间,重构书店多维价值》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据他介绍,目前,凤凰新华已在江苏省内布局了1405个发行网点,第三方电商年销售规模约20亿码洋,并布局自有电商平台。同时还通过云馆藏系统、阳光采购平台、理论读物征订平台、助学读物发行平台等垂类平台定向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对接机关事业单位、银行金融、医院、司法、电力等系统,进行细分管理需求匹配和全业务周期的跟踪服务,推动从“坐商”向“行商”的服务理念转变。他强调,在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的当下,实体书店必须突出需求导向,构建文化服务新生态。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汪峰以《书店革新:转型之路与未来展望》为题,对新阶段新华文轩的转型之路做了总结和展望。他介绍,通过多品牌经营,如以店中店方式引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专区、开设熊猫主题书店、打造文化IP、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以云店补充、小时达等服务,实现资源整合和贯通经营,新华文轩有效贯彻了体验、跨界、融合的理念,以用户思维构建新零售卖场,持续提升门店的阅读体验感。同时,通过推动渠道与出版融合创新发展,积极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位一体的新型阅读服务阵地体系,以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和天府书展为抓手,新华文轩年举办阅读活动4000场次,阅读服务生态圈正在逐步完善和形成。汪峰强调,书店的未来在于以内容为基础、以技术为驱动,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为消费者提供创新的阅读服务需求。

武汉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程晓萍从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以及武汉市新华书店2021年5月建设的集文化生活服务与阅读交流服务于一体的蒹葭书店两个文化IP切入,以《向“新”发力,聚“质”赋能——创新打造文化新质生产力》为题,阐述了武汉新华如何新”发力,聚“质”赋能。她认为,城市书店正在从传统的图书售卖场所,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上的结合,变身成为时尚潮流的容器,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实现新质生产要素的“跨区共享”,推动不同区域间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度融合;鼓励城市书店业共建重点科技和文化融合基地、创意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品牌建设、人才实训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推动各城市书店业以“模块化”“矩阵式”形态加速嵌入全球文化产业创新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任独秀书房公司董事长施东毅以《独秀书房创新发展之路》为题进行了分享。他介绍,独秀书房拥有一支30多年图书行业经验的选书队伍、31位优秀的独秀书房阅读导师、一个有无限创意和多项技能的活动策划小组、首倡大学“人文实验室”,分布在国内外10个城市的十几所高校和城市社区,未来三年,将完成印尼等地的设点布局。截至目前,独秀书房共举办线上线下文化活动3000余场,吸引了逾500所高校参与,总参与读者达1000万人次。

钟书阁副总经理罗旭以《空间创新与文化共振:实体书店的转型之道》为题,讲述了钟书阁的“不走寻常路”。在植根地方文化,将地方特色融入书店场景后,钟书阁实现了一店一景的空间不复制;以书店的特色展陈与产品差异化布局以及自研文创,聚焦高浓度的在地文化,钟书阁实现了各家门店的产品不复制。罗旭认为,实体书店最重要的就是与消费者实现文化的共振。为此,钟书阁积极推广非遗文化、传统文化、在地文化,助力文化传播,推动文化创新。并通过区域联动,如在天津建立的最美阅读联盟,在上海打造的“家+书屋”,跨界打造的“唯品会·朝彻书屋”等,实现了合作共赢。他说,钟书阁一直强调创新破局,拒绝复制。书店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的使命。截至目前,钟书阁共举办了3万场各类活动,服务近1亿名读者。

独立书店复苏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活动期间,百道网董事长、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程三国发布了《2023/2024世界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报告数据显示,从全球范围看,独立书店作为实体书店的代表,正在持续复苏反弹。2009年~2018年,美国独立书店数量增长49%,2023年比2019年增长19%;自疫情以来,美国独立书店新开了446家书店,另有170家书店正在筹备中。英国2023年新增约200家独立书店,总量达1072家创十年新高,2016年低点只有867家。法国2022年新增独立书店142家。日本2021年新开了78家独立书店,2022年55家,2023年105家。之前20年日本每年闭店的实体书店数量都超过500家。同时,海外连锁书店也在纷纷转向独立书店模式。《报告》还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4中国新开书店数量超千家,依然是世界上新开书店数量最多的国家。

欧洲和国际书商联合会(EIBF)发布的《2023年国际图书市场报告》显示,从整体图书销售额来看,2023年对于图书行业来说是增长的一年。在报告涵盖的26个市场中,有16个市场的营业额相比上一年有所增加。实体书店继续作为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在大多数分析的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线上线下的混合销售模式,现在被许多独立书店整合利用,甚至帮助他们扩大了客户群,为在线零售商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但世界实体书店产业挑战依然巨大。报告中介绍的26个市场中,有16个市场的营业额比上一年有所增加。这项调查报告的许多参与者均表示,营业额的增加是由供应链成本的上升以及图书价格的上涨造成的,与之对应的图书销售数量反而有所下降。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