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探寻新时代童话的边界与可能——顾鹰‘彩云街精灵童话’赏读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赏读会由中共常熟市委宣传部指导,常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云南出版集团旗下晨光出版社承办。
“彩云街精灵童话”的故事背景是在一个连接人类世界与精灵世界的神秘街道——彩云街。这里的精灵店铺能帮人类排忧解难,但是只有被精灵选中的人才能踏进这条街道,开启一段段奇幻旅程。在这里有帮你实现梦想的精灵出租屋,带你穿梭时空的精灵旅行社,收藏遗憾和失落的精灵博物馆,书里的人物会出来跟你交流的精灵书店,让你学会爱的精灵宠物店……彩云街,不仅讲述不可思议的故事,还能化解孩子的烦恼,更蕴含着成长的智慧。
徐德霞、汪政、孙建江、谭旭东、周长超、王林、谈凤霞、李红叶、崔昕平、汤汤、涂明求、胡丽娜、李燕、王国平、杨雅莲、沈春媚、顾鹰等评论家、学者、作家出席本次赏读会。中共常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程立,中共常熟市委宣传部文化艺术科科长顾晓磊作为指导单位代表,常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张雷作为主办方代表,晨光出版社副社长黄楠作为承办方代表出席会议。
赏读会开幕环节由晨光出版社副社长黄楠主持。
苏州大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王尧,国家一级作家、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金曾豪,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黄蓓佳就本次赏读会发来寄语。
程立在致辞中指出顾鹰的“彩云街精灵童话”延续了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想象力轻盈,把对生活的哲思融入了一个个精彩的童话故事中。此次会议是对顾鹰儿童文学创作的一次审阅、一次细读、一次引航。
张雷在致辞中认为“彩云街精灵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情感刻画和鲜活的角色塑造,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与纯真愿望,构建了一个个充满奇幻与魅力的世界,充分体现了顾鹰老师对儿童成长的深切关注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黄楠在致辞中表示顾鹰以独特的艺术幻想,用诗意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精灵形象。这套成长哲理童话以其瑰丽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教育意义,凭借温暖的治愈风格和深刻的哲思内涵,展现了中国原创童话的独特魅力和广泛影响力。
赏读会环节由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孙建江主持。现场氛围热烈,专家们各抒己见,观点碰撞,精彩纷呈。特摘编专家们的重要观点,以飨读者。
顾鹰将作品的创作空间设置在彩云街——人类世界和精灵世界交界的地方,前景广阔,在这里发生的故事都不是俗常故事,但又源于俗常生活。顾鹰在传统童话和现代童话之间游走,她脑洞大开,在现实的基础上,不脱离实物实情的想象,让作品呈现出传统的有根文学的气质,而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超实物书写,比如情绪、情感,虽然此类童话较多,她将真相、小可爱、小心机等拟人化,写出真实感和儿童情趣。
——《儿童文学》原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儿童委员会委员徐德霞
“彩云街精灵童话”具有几个特点。作为常人体的童话,该系列童话写出了具有幻想性的童话世界,同时写出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强烈的现实关怀,表达儿童诸多生活空间的生活;童话是以儿童看世界、看成人,本系列同时又是世界、是成人看儿童,两者相互发现,相互发明,使本系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哲理性,同时又具有儿童的天真、幻想和对成人世界的陌生化表达;这一系列从空间叙事学来看,有许多的空间,如地域、街景、生活与情感,而从文本上看,它不仅是线性时间的叙述,而且在阅读视界中是可以重组的并置结构,可分可合,整散统一;当下,童话思维的背景不仅于上述的常人常识世界,更是科学书写、游戏书写,特别是人工智能的生成世界,顾鹰的童话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人文思考,坚持儿童本性,坚持人道主义,体现了对儿童的爱与成长的思考,显示出了新背景下童话的人文主义底线。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汪政
彩云街是整个系列作品的大幻想世界,但彩云街中又分别出现了精灵出租屋、精灵旅行社、精灵博物馆、精灵书店、精灵百货店、精灵宠物店等小幻想世界。幻想世界叠加幻想世界,现实人物在其间自由穿梭往来。现实中有幻想,幻想中有现实。幻想与现实,彼此照应,彼此借力,彼此拓展艺术空间。顾鹰的写作承袭的是经典童话写作一脉,她的追求是:在正典中、在范式中突围、创新。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孙建江
顾鹰在“彩云街精灵童话”中构造了四维空间:物理空间、文化空间、精神空间和审美空间。其构造的物理空间充满了生活气息;文化空间寄寓了成人文化的期待,表达了成人世界对儿童成长的理想建构;精神空间呈现了儿童的精神世界,包括儿童的爱、想象、好奇心等,同时也映射了成人的精神世界;审美空间充满了艺术的启示性,融入了温暖的审美符号,展现了作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海大学文学院和外语学院双聘教授、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谭旭东
顾鹰巧妙地借助精灵宠物店、旅行社、出租屋等多元场景,精心构建起一个气势恢宏、隐喻丰富的童话空间。彩云街绝非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它更像是一片多维而复杂的隐喻精神场域,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在这里,彩云街化作一座神奇的桥梁,指引着儿童读者跨越现实与梦幻的界限,走进心灵的深处,开启一场奇幻的心灵之旅。它仿佛是一款专为探索内心世界而设计的导航软件,带领孩子们穿梭于现实与幻想之间,触摸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挖掘潜藏在灵魂深处的真善美。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周长超
由位于彩云之南的晨光出版社出版“彩云街精灵童话”可谓门当户对。顾鹰巧妙地将幻想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彩云街,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幻与温情交融的世界之门。顾鹰在其童话作品中直面孩子的成长问题,用趣味的故事来呈现教育性。她深知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梦想,用温暖的文字为他们编织出一个个美好的梦境,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被理解和关爱。“彩云街精灵童话系列”是一套极具魅力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顾鹰用奇幻的故事、温暖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精神家园。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林
优秀的童话作家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象或形象群落,由此营造其独具个性和光彩的艺术世界。在顾鹰的“彩云街精灵童话”中,她选择“精灵”作为其想象的意象群,选择“彩云街”作为其跨越和融合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艺术空间。精灵似乎可以无所不包,具体的物体,抽象的思想、心理甚至概念,都可以成为精灵。形象和空间虚实相生,创造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可能。分册书名如《精灵出租屋》《精灵宠物店》《精灵博物馆》等,都是地理空间和想象空间的结合,是现实、情感、思想和审美的艺术空间。“彩云街精灵童话”的想象所追求、所达到的境界大致如此:化现实、合情理、传爱意、含哲思、有诗韵。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安徒生奖”评委谈凤霞
顾鹰的“彩云街精灵童话”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哲理思辨色彩和疗愈、引领功能。顾鹰搭建了一个与儿童深度对话的平台,她把儿童成长中对自我的怀疑、对友谊的渴望、对理想父母的期待、对生活真相的探讨等等,放在故事中。形形色色的精灵店铺为局促的现实生活打开一条通道,将待解决的问题置入一种“模拟境遇”,让孩子们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或提供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顾鹰的“彩云街精灵童话”接通安徒生、米切尔·恩德、于尔克·舒比格、圣埃克絮佩里、张天翼等经典童话作家和民间童话的文脉,以平等、包容的姿态带领儿童一起探讨生活的真谛,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充分反映了顾鹰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儿童深沉的爱。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李红叶
顾鹰的童话灵感不是来自幻想的游走,而是来源于生活的触发,富有哲思。“彩云街精灵童话”假想了一个故事场域——彩云街,这是一个人类世界与精灵世界交界的地方。这样的设计让人类生活与精灵魔法达成逻辑自洽。该童话系列延续了顾鹰一以贯之的现实关怀与人文思索,以幻想为翼,从更高的层面,找到一种俯视现实,穿透现实的视野。幻想类儿童文学作品需要基于现实主义的人生认识与表达,这是幻想文学能够打动人的本源,以幻想的手法,帮助我们放大或显微,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表达和交流。
——太原师范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崔昕平
顾鹰将童话世界的典型形象代表“精灵”与人类现实世界平平常常、结结实实的存在——博物馆、书店、出租屋、旅行社、百货店、宠物店结合起来,故事的可能性就生长起来了,既有幻想世界的飞翔与灵动,又贴地飞翔不脱离现实,轻盈奇妙的幻想和五味杂陈的现实交织融合,这是作品的亮点。这套童话令人珍视的点在于:一是顾鹰悲悯而温柔的目光在凝视和打量,这是源自作者内心的爱;二是作品聚焦儿童日常生活,关注儿童心理发展和需求,以贴心的姿态来陪伴孩子的童年,帮助孩子建立爱和共情的能力。
——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汤汤
“现实无处不可以化为故事,融入幻想。”这是顾鹰童话的一大特色,也是重要贡献,是她对新时代童话边界的一种自觉探索和有力开拓。顾鹰的精灵童话可能源自孩子式的奇思妙想,也可能源自孩子心底的愿望、梦想,还可能是为解开孩子的某个心结,另有相当部分来自孩子尚不能完全理解和接纳的真实成人世界,来自孩子和家长共享却又彼此隔膜的现实生活,此外也有一部分展示了成人未泯的童年梦。总之,这和纯粹的天马行空想入非非式奇幻童话显然不是同一类。在以往,这样的童话可能会被冠名为“现实主义童话”,“彩云街精灵童话”可称作“有根”的童话,“接天又接地”的童话,从现实生活、万物生灵、人类心田深处“长”出来的童话,是作家以其赤心妙手演奏出的幻想与现实的美妙交响曲。我还特别看好顾鹰的《搬运精灵》,认为这是个特别适合拍成动漫电影的好故事。
——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评论家涂明求
顾鹰在“彩云街精灵童话”中对“精灵”这一经典童话形象进行本土化,赋予了其独特的中国气韵和气质。顾鹰构建了一个既充满烟火气又兼具幻想色彩的中间地带,这一空间融合了江南地域的典雅古朴,为童话创作提供了独特的背景。这种独特的文学地理空间的建构不同于西方儿童文学中常见的辉煌奇观式的第二世界,而是展现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深度。原创力、陌生化、余味等是童话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同时作家也需要审视和判定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传递的深度。顾鹰在童话的自觉写作当中,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童话的明亮的道路。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家胡丽娜
“彩云街精灵童话”打破了传统童话以时间主导的线性叙事模式,整体上采用空间结构模式,创造了陌生、神奇又与日常生活空间紧密相连的美学空间。这些童话空间承载了作家的丰富想象与美好愿望,也给读者带来温情的心灵慰藉和坚强的精神鼓励。从内容上看,“彩云街”采用了以虚带实、虚实并重的方法,将一个个充满想象的故事安置在城市空间、家庭空间、心灵空间中;从美学形式上看,这些空间不仅具有极强的艺术性、隐喻性,也与精灵们的居所、形象、个性、魔法相吻合,有效发挥出童话空间的叙事功能。
——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家李燕
唤醒是“彩云街精灵童话”的一个突出特点。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存在规范化和工具化的趋向,这样的作品能够让人从日常生活的固有状态中抽离出来,感受到一种可贵的诗意,作品整体上具有烂漫、饱满、丰富的想象力。
——《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文学评论主编王国平
顾鹰用诗意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奇幻的精灵世界,让人真切地感受童话的纯粹与本真。“彩云街”就像一个万花筒,有五彩斑斓的色彩。作品中的故事想象奇特、轻盈跳脱,引领小孩子在精灵的世界里畅游。作品中不仅有孩子的生活,也深入地探究大人的世界,呈现出生活的多面复杂性,用更宽广的视野认识世界。“彩云街”涉及珍惜和守护、选择和勇气、遗憾和弥补、逃避和面对、接纳与改变、陪伴和关爱,带读者品尝生活的百种滋味。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读周刊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杨雅莲
“彩云街精灵童话”兼具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色彩,形成了“理想”与“现实”的有力碰撞。这些无不体现了顾鹰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严肃的姿态关注社会生活与文化现象,以儿童的立场经验说孩子的话,懂孩子的心,以悲悯的情怀传递来自成人的关怀,以真善美引导引领孩子积极面对、回应生活。作品是生活的延伸,让孩子看到生活的真相并热爱生活,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彩云街是想象中的王国,儿童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在这里联通并互相观照。每个孩子的生命成长中都有着需要迈过的高高低低的山,这些故事也许能触及孩子的心灵深处,带给他们无尽的思考。
——江苏省特级教师、常熟市凯文-开元-红梅一体型教育集团总校长沈春媚
对于各位专家的真诚解读,“彩云街精灵童话”的作者顾鹰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在回顾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后,她说:“今天的赏读会对我来说是一次回顾,也是一次告别,告别表达上的鲁莽与思考中的欠缺;今天的赏读会也是我创作又一个新起点,各位专家老师的认可、鼓励也是我努力的目标和期望到达的高度,努力创作出更多被小读者喜爱、同时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
活动最后,晨光出版社副社长黄楠表示本次赏读会的举办不仅是对“彩云街精灵童话”的全面审视和深入剖析,更是对晨光社出版工作的一次重要检验和提升。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彩云街精灵童话”一定能够走得更远、传得更广。
(供稿:王茜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