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蒙新作《诗词中国》新书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2025-01-11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2025年1月9日,《诗词中国》新书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陈晋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聂震宁文学评论家王干读书博主赵健《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陈更等出席活动并座谈交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章朝阳代表出版方致辞

《诗词中国》是王蒙解读、鉴赏古典诗词的大成之作,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通俗读物等,2025年初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重磅推出。全书精妙解读200多首经典诗词,纵贯3000余年中华诗歌史,为读者奉献了一堂古典诗词大师课。全书气势磅礴,睿智幽默,感染力极强给读者带来诗学和美学的极致享受。书中注入了丰富的阅历、广博的学识、细腻的体察、宽阔的想象、饱满的激情,包含着宏阔的历史观、人生观、文观,切入点是诗词,着眼点始终是中国,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座谈会上,作者王蒙阐释了自己对读诗解诗的认识,再次强调了现实主义的写作角度。他表示,自己古典文化,不是为了复古、怀古、研究古,而是希望把古典文化拉到现代来,拉到我们的身边来。他追求的是古典文化的现代意义、古典文化的现代性、古典文化和今天中国之间的关系,尤其要追求古典文化的人类性、世界性、人民性、新鲜性,要在古典文化里寻找“新鲜。他认为,研究古典文化,要注重作优化的解释,往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地方解释,往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地方解释。王蒙强调,他实际上不求诗解这个“解”字,一解就使诗非常丰富的、非常神秘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东西变得简简单单、直直白白,意兴全无、诗意全无。他追求的不是求解,而是求诗求情,是能够求到诗的情求到诗的心求到诗的美,是求到诗的醉迷。希望我们读诗解诗,对于感动、对于感受、对于爱新的追求。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章朝阳在开场致辞中介绍了《诗词中国》的出版情况,认为该书体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理解与热爱,帮助读者很好地了解数千年中华诗词的赓续发展和辉煌成就,进而提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它也是弘扬传统文化、贯彻“第二个结合”的优秀普及作品,是广大读者提升诗词素养、开拓文学视野的人文读物精品。该书体现了很高的学术价值,积淀深厚,学问扎实;具有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以现代文的极致文学之笔,致敬和呼应经典诗词的文学之笔;凝聚了中华文脉的精神价值,解读了“诗歌何以中国”,大气磅礴。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认为《诗词中国》用简短的、直击社会本质的情感和精神感受来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人文精神这个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该书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功力作者对于诗词选择精当解读精准引申精妙。从《尚书》开始一直到当代,甚至跨到国外,把约翰·列侬和李商隐都对照起来,诗词对社会、对人的文化精神对各种生活场景的展示,这本书都照顾到了书中既有促使人激昂向前的内容,也有帮助人放松、享受闲暇的段落政治家可以读文学家可以读,哲学家可以读,得意的时候可以读,失意的时候也可以读。作者对诗词的解读是非常有风格、有力度的对文学的感悟、对文化的哲思,都借诗词这个丰富的精神文化宝库得到了表达。这本书值得大家好好读,从中获得感悟,助力当下的工作,真正做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陈晋指出,《诗词中国》借谈论诗词来彰显人生观、历史观、审美观,不落俗套是一本对优秀传统文化发表意见的文化随笔,是巡礼传统诗词、致敬中国文化、倡导审美人生的作品不仅内容超出传统诗话,阅读价值也突破了传统文化人的审美气象,在新时代从诗词的角度提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美学精神新解是一部契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凝聚了王蒙积累的深厚文化素养沉淀的诗性参悟能力潇洒的审美气象,表达美学理想张扬文学精神抒发对诗词中国的情感寄托。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认为,《诗词中国》从整体上看用的是文学视角、文学思维和文学语言,但贯穿本书的文学思维是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的综合统一。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形象思维使本书语言生动,不拘一格,很多思想观点以画面形式呈现,引人入胜,读来兴味盎然,90多岁高龄,却对时代新词、网络词汇运用自如,使字里行间富有时代气息;辩证思维是指该书谈到无限与有限、无情与有情、现在与未来、痛与无痛等辩证关系,饱含哲思与智慧;历史思维是指该书对于诗词的探讨与感悟贯穿古今,充满历史的纵深感。该书是对作者的诗词观的一次全面展现,这种诗词观包括:诗词具有概括性、符号性、泛述性、可发挥性;诗词具有记述历史、启迪人生、激发情怀、抚慰我他功能;写诗与读诗都是创造。

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聂震宁“诗无达诂”为主题谈了自己对《诗词中国》的阅读感受。诗无达诂不仅是对诗歌解读的一种态度,也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鼓励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解读诗歌,从而丰富诗歌的内涵和意蕴。《诗词中国》为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提供一种范式,表现出既见于作者本意又在文本意义之上的深度的理解和取向,符合当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精神。

文学评论家王干指出王蒙是中国诗词的高度来跟中国诗词对话,诗词中国大海与大海的对话”,是对中国古典诗词解读欣赏的一个新的标杆。中国的古典诗词把汉语所有的优点,对称、平仄、意象等等,都用到了极致,《诗词中国》中对它们进行了充分的阐释。王蒙以其语言之美,创造性地把诗话变成散文诗,变成诗歌本身把中国的诗话推到一个新的境界。

读书博主赵健表示,《诗词中国》书名仿佛在提醒读者重新构建、重新理解脚下这片土地,不妨将《诗词中国》解读为一份给当代年轻人写的重新开展精神之壮游的指南。两百多首古诗词,是在中国版图上的两百多个精神地标。同时,他特别关注到书里关于时间尺度的描写,震撼于作者在分析《夜雨寄北》时与《百年孤独》作对比而提出的李义山在更早的时空就落笔“千年孤独”,有感于王蒙学贯中西,用全球语境解读中国的古诗词,在诗性上打破时空、重新建立情感。王蒙特别重视诗歌的音乐性,于是赵健根据昆曲工尺谱,以传统方式现场吟唱了《枫桥夜泊》一诗。

《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陈更认为《诗词中国》有一种自由的呼吸感它清新的标题非常吸引人如“云淡风轻与万紫千红”“雨的回旋曲”“空山深林之诗境意境”等等。读王蒙最喜欢的诗和他对诗的感受,就像和王蒙本人交流一样,可以从文字里感受到他开阔与通透的性情。书里还为年轻人介绍了很多值得一读有精神鼓舞价值的“冷门”诗,它们淹没在时间之海里,而这本书则用所有人都知道的名字把它们呼唤出来,呈现在大家眼前。

出版座谈会结束后,王蒙、邬书林、周文彰、章朝阳共同为新书揭幕,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保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计蕾赠送诗词中国“王蒙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系列”丛书

(初审:张佳璇,复审:张中江,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