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由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深圳书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蠹鱼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新书首发中心2024年度新书市场报告发布会暨2025新书前瞻交流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馆(朝阳馆)举行。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发行处三级调研员杜建方,深圳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高勇,深圳书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太清,深圳书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霞,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杨伟,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任殿顺,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营销编辑、小红书平台负责人郎子,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短视频账号“眉的说”运营者钱丛等出版社以及书店代表、媒体代表等近200位嘉宾出席活动。
邬书林强调,促进全民阅读,使阅读活动充满生机,最关键的是要把当下的新书选择好、推荐好。深圳出版集团创新打造的全国新书首发中心,对整个行业而言,是一个非常值得称赞的好事,希望大家看到全国新书首发中心的发展对全民阅读有着重大意义。
艾立民认为,深圳创新打造标杆项目“全国新书首发中心”,是进一步连接好书与读者、连接出版与发行的示范项目,承载着推动出版发行和全民阅读常态化、高质量发展的行业期望,为实体书店乃至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高勇表示,作为出版发行与阅读推广的中坚力量,深圳出版集团积极投身全民阅读事业,搭建全国新书首发中心这个面向全国、行业联动的城市文化平台,旨在吸引更多出版选题在深圳创新首发,通过贯穿全年的首发大事件,在华南地区构建阅读文化资源和出版发行高质量发展高地。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杨伟发布《全国新书首发中心2024年度全国新书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上市新书19.2万种,新书码洋品种贡献效率达到近10年最高点。实体书店仍是当前市场上最主要的新书发行渠道。报告指出,2024年全国新书市场呈现以下畅销热点:青少年心理自助网店渠道热度高,实体渠道热销话题更丰富;文学类名家作品、热点人物、热点话题销量表现突出;个人成长和自我调节依然是被广泛关注的话题;生活、科普类图书话题多样,但在实体和网店渠道畅销品种差异明显。
在随后举办的2025新书前瞻交流会上,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3家出版单位针对新书市场的发展趋势与营销方式的探索进行主题分享。集中探讨了“畅销书的生产逻辑与营销推广””传统出版从业者的短视频创作之路”“小红书营销怎么做”等议题。
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任殿顺分享了畅销书的运作逻辑,他提出,把握图书初始流量、运用好附加流量、叠加榜单效应、线上线下持续营销是新书营销的重要逻辑。目前,以微内容、小情绪、广渗透为特点的短视频营销成为大众图书主流的营销方式之一,但线下的交流和活动仍然重要。2024年,中南博集在全国新书首发中心举办了6场重磅首发活动,12场签售,20本书进入首发月榜,以线上+线下模式,探索新书在深圳首发的深度融合之旅。
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百万粉丝短视频账号“眉的说”运营者钱丛从实践与创作心得两个角度,分享了从探索到起号成功的经验。她指出,实践中应利用转型思维,并尊重数据、不断试错。同时她表示,内容创作应做到“精”“新”“合理跟进热点”,才能不违和、不突兀,对账号成长产生良性的助力。
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营销编辑、小红书平台负责人郎子分享了运营小红书账号过程中的两大关键要素和带货成功案例。她表示,未来期待与全国新书首发中心进一步加强合作,探索“线上+线下”模式深度挖掘名家和新书的可能性,将更多优质的好书带给读者。
全国新书首发中心是全国首个图书全行业的系统性新书推选发布平台,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覆盖行业、贯穿全年,2021年4月成立迄今组织开展超70场重磅新书首发活动与近120场新书沙龙活动,吸引王蒙、刘慈欣等名家大咖做客首发,已逐渐成为全国业界和大众读者聚焦关注的文化标杆。
(一审:焦翊 二审:王双双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