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携旗下15家出版、传媒、发行、印制单位,近千种冀版精品出版物参展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
雄伟多姿的长城、独具韵味的正定古城……步入1号馆A厅河北展区,顶部弧形造型格外亮眼,一幅幅图片生动再现了河北的大好河山。河北展区以“文润燕赵 书香千载”为主题,展区内部划分为精品展台、活动区、公共阅读区等区域,通过有序的布局,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河北出版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设立直播区和移动书台,将展示和销售有机结合在一起。
琳琅满目的冀版图书和文创产品
在精品展台前,不少参展商和读者被琳琅满目的冀版图书吸引,驻足翻阅。展台上不仅陈列着《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从历史深处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谈话录》《一个女孩朝前走》等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中国好书”的图书,还精选了《行走:溯源燕赵历史 锤拓京畿文化》《千里大运河》《中国河北梆子》等彰显河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融媒产品以及《中国古代耕织图概论》《中国玉器全集》《王瑶全集》等优秀学术著作。“可穿戴”的图书《藏在刺绣里的中国故事·每一只你都惹不起:刺绣中的动物》以其独特的内嵌背带设计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不少人将它背在身上。有两位读者一边翻看书中图片和拉页一边感慨地说:“书中的老绣片具有文化内涵,装帧设计也充满巧思。”
“哇,这里的冰箱贴好漂亮!”在文创区,不断有过往行人被邯郸成语主题的冰箱贴吸引,拿在手里仔细欣赏。在北京从事教育行业的郭女士说:“我老家就是邯郸的,这个冰箱贴做成拼图的形式,拼起来就是邯郸的地形图,上面有很多成语,让我感觉特别亲切。”除了冰箱贴,上杯下壶、专为个人饮茶设计的磁州窑快客杯,带着福、寿字样和祥云图案的健身球,太极锦鲤编织红绳等各种文创产品也让很多读者爱不释手。
在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展位前,前来盖章的读者排成长队,印有赵县赵州桥、邢台抗大纪念碑、石家庄解放纪念群雕等图案的各种印章非常受欢迎,排队盖章的读者将展台围得水泄不通。很多“章友”表示,这些印章不仅精美,而且承载着河北历史文化,很有纪念意义。
“3、2、1,上链接!这套《西游记》彩绘宣纸版所剩不多了,想要的亲们拼手速!”“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优惠券,亲们先领券再下单!”订货会期间,河北省新华书店公司组织各市店通过走播、现场直播等方式售书,河青公司直播团队也连同各社开展了多场直播活动,《西游记》连环画、《王维诗传》、《〈红楼梦〉程甲本》等图书深受读者欢迎,各种寻书、问书的评论络绎不绝。同样销售火热的还有移动书台上的“特种兵学校”、《课外侦探组》等畅销图书。一位小读者买下了“特种兵学校·星际探索系列”的新书,他说:“我是‘特种兵学校’的忠实粉丝,尤其喜欢星际探索系列,这个系列不仅故事扣人心弦,还穿插着各种航天知识,让我看后很有收获。”
十余场精彩文化盛宴
订货会期间,河北展区各参展单位精心组织十余场形式多样的新书发布会、图书分享会、主题讲座等活动,为读者打造精彩文化盛宴。
开幕首日,在花山文艺出版社《藏在刺绣里的中国故事·每一只你都惹不起:刺绣中的动物》新书推介会上,服装设计师、老绣收藏家、作家张书林为读者讲述了寻找和收藏老绣片的故事。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伟,副总编辑王斌贤出席活动。
张书林和该书设计师熊琼以及活动主持人穿戴着根据老绣片中的元素设计的服饰和帽子,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引发众多读者围观。张书林长达18年的坚持,收集了近20万张老绣片。这些绣片不仅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更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她创作的《藏在刺绣里的中国故事·每一只你都惹不起:刺绣中的动物》一书以民间传统刺绣图案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四种瑞兽为主线,分章节讲述其在刺绣历史中的演变。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熊琼、马成继与雅昌公司反复沟通各种细节,只为让这些老绣片以最美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活动中,花山文艺出版社与京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花山文艺出版社将利用京东平台的数据分析和读者需求分析,探索图书定制出版。
“玉象征着吉祥美好,很多人喜欢佩戴玉镯、玉坠,取名也喜欢用玉字,这是流淌在我们骨血中的文化基因。”在河北美术出版社《中国玉器全集》(普及版)新书推介会上,北京市政府参事、研究馆员,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专家组组长于平为观众讲述了玉文化的知识和有趣的故事,吸引了现场很多观众驻足聆听。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伟,党委委员、董事于慧丰出席活动。
《中国玉器全集》(普及版)以年代为序,共收录1800余件玉器精品,并深入探讨了各个时代玉器的器型纹饰、制玉工艺、玉料特征等。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明回顾了当年师从该书主编杨伯达进行玉文化研究的感人往事,并表示,杨伯达先生对中国玉文化的贡献主要包括提出玉是华夏文明奠基石学说,将中国玉文化分为巫玉、王玉和民玉三个阶段等。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玉器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中国玉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神舟系列飞船的专用火箭是什么?”“为什么火箭可以进入太空?”在“特种兵学校星际探索”系列新航程体验会现场,作者八路不仅为大家讲解了军事航空航天的热点问题和专业知识,还组织现场的小朋友分成“猛虎”“飞禽”“天狼”“飞鱼”四个小队,进行分组答题比赛。通过游戏互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更多国防知识,还获得了小礼物,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据悉,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特种兵学校”系列图书自2014年第一季问世以来,至今已出版8个套系103个品种,总发行码洋超4亿,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少儿军事文学图书品牌。
在悠扬的古琴声中,“高山润琴韵 流水沁书香——‘传统古琴的审美知见’主题讲座暨《无愿室琴谭》推介会”拉开帷幕。《无愿室琴谭》是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推出的一部艺术类图书,从琴器、琴艺、琴学、琴道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认识古琴,并结合具体琴曲讲解古琴演奏技法。该书作者李孔元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琴人,现任职于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
“中国艺术讲求意境,听琴可以听出心性。老师曾一再跟我们讲,弹琴时一定要放松。”该书特约编辑、国家级高级古乐器演奏指导师、“唐普化尺八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孔元的学生曹昊讲述了《无愿室琴谭》一书历经7年的整理过程,并向现场读者讲解了古琴及古琴音乐鉴赏知识。李孔元老师的另一位学生李亚琦,为现场观众弹奏了《梅花三弄》《良宵引》等经典师承曲目。琴声低沉时如幽泉呜咽,高亢时若急风穿林,独特的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的山水之间,沉醉在心旷神怡、物我两忘的精神世界。
巨型汝阳龙身长约38米,最长的颈椎可达1.24米;娇小长春龙身长约1米,牙齿只有芝麻大小;顾氏小盗龙身长0.7米,体重约2斤,是一种会飞的恐龙……《了不起的中国恐龙》是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大科普精品IP”融合出版项目,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与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共同打造,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向读者普及恐龙知识,展现中国丰富的恐龙资源和研究成果。在新书推介会上,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科学研究部王璐瑶介绍了中国恐龙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强调了恐龙化石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她表示,《了不起的中国恐龙》生动展现了中华猛龙、棘鼻青岛龙、鹦鹉嘴龙、赫氏近鸟龙以及寐龙这五位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的“明星恐龙”。书中不仅通过细腻的画笔和丰富的色彩描绘了恐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还巧妙融入了恐龙小知识与恐龙化石发现背后的故事,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古生物世界的神奇之门。希望通过这套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恐龙,了解中国古生物研究的成就。
“在纸上画一条线,不能擦,不能截,也不能把纸折叠,怎么让线变短?”在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机甲侦探团”第一季的6〜10册新书分享会上,作家谢鑫一开始就用有趣的问题吸引了现场读者的注意。一位小读者稍作思考后回答:“画一条与这条线平行但更长的线段,这样原来那条线看起来就变短了。”他的回答赢得了阵阵掌声。
十余年的从警经历、对于各学科知识的广泛涉猎以及通过创作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使命感,是谢鑫成为当今中国原创少年侦探小说领军人物的三大催化剂。活动中,谢鑫向读者介绍了新书内容,并分享了写作心得以及阅读侦探小说、锻炼侦探思维的好处。“机甲侦探团”系列讲述了魔法少年与机甲宠物组成的“机甲侦探团”,破解疑难谜案,与黑暗势力不断较量的故事,将魔法、推理、校园、科幻、探险等诸多元素相融合,为广大小读者构建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一桩又一桩环环相扣的谜案、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既能很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又能激发孩子们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一位读者表示:“谢鑫老师的作品极富巧思,想象力天马行空又不违情理,他先为故事蒙上一层奇幻迷离的轻纱,然后缓缓揭开真相,令人拍案叫绝。”
“这套书用文学的标准考量中学生的创作,挖掘孩子们潜在的文学天赋,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信心,让文学陪伴学生成长,滋养学生心灵。”在花山文艺出版社“文学常青藤”丛书新书推介会上,丛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吴欣歆教授,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老师汪文龙,清华大学附中老师汤莉就文学的意义、中学生写作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
“文学常青藤”丛书共11册,书中每一篇作品都用有呼吸、有生命的文字,讲述有温度、有内容的故事,传播有张力、有深度的思想。吴欣歆表示,这些作品不仅有学生对多彩校园生活的描写,还有他们发挥想象力写作的小说、诗歌、科幻作品等,展现了当代青年蓬勃的生命力以及中学生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多种可能性。
汪文龙和汤莉认为,“文学常青藤”丛书聚焦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够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创作热情,从而为考场作文“要我写”提供源头活水。写作能够让中学生面对真实的自己,从而以一种正向的态度面对人生。希望这套书在校园里播撒文学的种子,培养未来的文学大家。
“在我小时候,电视机还没有普及,花一毛钱两毛钱买本连环画看,就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对连环画的热爱让我慢慢走上连环画收藏和研究之路。”在《图说冀版连环画1950—2000》新书首发式上,图书主编之一赵世明讲述了他与连环画结缘的故事。连环画一直以来都是老少咸宜的通俗读物,河北美术出版社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26册经典名著《西游记》连环画,备受广大读者喜爱,享誉海内外且至今不断再版。《图说冀版连环画1950—2000》系统地梳理了1950年—2000年,以河北美术出版社为主的河北省内出版机构的连环画出版成果,是河北省首次出版的全面、大规模、系统性的连环画图录。
石家庄市连环画收藏协会副会长豆国庆表示,《图说冀版连环画1950—2000》以公开出版的近3000册连环画为核心,以时间为轴,按年代划分篇章,将各出版社不同阶段的作品编纂成册。该书脉络清晰、内容翔实、图文并茂且图表对应,为连环画爱好者和收藏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近海外来生物入侵与海洋生态安全》图书分享会上,该书作者、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兰儒就图书的相关内容为读者做了精彩分享。《中国近海外来生物入侵与海洋生态安全》以我国近海外来生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中国近海外来生物入侵对海洋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灾害演变趋势与安全保障对策。
在活动现场,读者认真倾听了兰儒的分享,对于我国近海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产生原因、防范治理措施有了全面了解,进一步深入认识了当前保障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北京图书订货会最后一天,河北展区举办了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龙族故事新编》绘本分享会,作者李一慢为读者朋友们分享了关于龙的知识。多年来,李一慢一直致力于发掘传统文化的新活力,他有着多年的老师和童书编辑经验,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奇幻的想象让古典神话传说生发新意。《龙族故事新编》绘本以全新的方式,讲述充满神秘色彩的“龙”和“龙之九子”,把中国的故事讲给下一代。
李一慢讲述了《龙族故事新编》绘本中《鸱吻与商伯盗火的故事》《椒图与黄帝女儿成亲的故事》《饕餮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鸱吻能吞火,椒图守在门口为人们保平安,饕餮爱吃又懂吃……在李一慢娓娓道来的讲述中,现场小朋友以及大朋友对龙之九子有了更深入形象的认识。
插画作者戴大肥分享了为《龙族故事新编》其中的几本书绘制插图的过程。“创作《听!钟上有条小龙》和《囚牛和凤鸟的故事》时,我参照了敦煌壁画的艺术手法。在创作《狴犴与獬豸断案的故事》时,我到北京西山法海寺采风,那里的壁画是明代壁画中的典范。”戴大肥说,因为狴犴生性凶猛,所以她特别关注壁画中的神兽。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报送的《〈红楼梦〉程甲本》(河北教育出版社)、《乡村底色》(花山文艺出版社)两条短视频获得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大家赞誉的短视频”称号。
《〈红楼梦〉程甲本》一书以乾隆五十六年的程甲本《红楼梦》为底本,高精度仿真影印,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还原原版的神韵。为了原汁原味呈现这套书的面貌,这套书封面采用真丝绢面,触感温润丝滑;内页则选用传统宣纸,细腻而有韧性。书页间泛黄的痕迹、自然的霉斑以及修订的印记,都被小心翼翼地保留了下来。
《乡村底色》是石家庄农民诗人白庆国的散文集。在这本书中,他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村庄里的石磨、石碾、捶布石、布袋、犁铧等老物件,写下老木工、打铁匠、马车夫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的手艺人,还原了那些自然生活之中的美好记忆。书中文章感情真挚、细节丰满、语言朴实又有诗意,字里行间透着作者对乡村和土地以及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