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大系》5卷460余万字全面总结探索成果
刘言 | 2025-01-14
收藏

1月10日,“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深化中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大系》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举办。活动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教育出版社承办,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协办。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大系》是一部全面回顾和总结自1902年以来百廿年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探索成果,分为奠基期、发展期、复兴期、创新期、附录,共5卷、460余万字。大系对新发掘的民国时期珍贵史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0余年间丰硕的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编研,涵盖叶圣陶、吕叔湘、刘国正、于漪等几代语文教育人的理论创新,为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提供翔实可信的史料,致力于通过全面呈现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与流变,进一步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助力深化中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强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大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育人元素,这些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语文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深刻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华读书报》原总编辑王玮表示,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深化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语文教育及教育出版仍面临一些挑战。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如何让青少年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坚守本民族文化,同时又能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文化,从而更好地平衡各民族文化的呈现,避免出现文化偏见或忽视,也是我们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认为,中国语文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所系,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内容。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石,承载着培育人才、传承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推动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是我们肩负的时代重任。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大系》的出版,契合了时代需求,为我们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宝贵的历史借鉴。

在学术研讨环节,当代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商金林、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刘捷、语文报总编辑任彦钧、北京联合大学语文教育研究室主任韩卫娟、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曹洪彪、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副编审曹周天、语文出版社报刊编辑部主任李新、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编审李云龙,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振彪、郑宇、胡晓、王晓艺、陈光等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大系》对百廿年来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在以往基础上努力创新,发现了不少新材料,特别突出反映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语文教育的贡献,对当今语文教育深化改革具有启示性意义。从语文独立设科120周年的历史节点,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语文教育学的前沿趋势;从一代代语文教育人守正创新的学术积淀,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从语文教育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的关键作用,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这些独到而多维的分析研讨,让学界对这一出版成果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对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充满了期待与信心。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雷华表示,相关研讨成果融入后续的出版工作中,为读者呈现更加优质、更具价值的学术成果。

(供稿:刘言 一审:吴慧翀 二审:孙珏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