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挖掘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推动红色文艺文献的研究与传承,3月15日,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河北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丛书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伟,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斌贤,北洋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河北教育出版社社长董素山等与会。
邬书林充分肯定了该套丛书的出版价值,他指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推出丛书,不仅是对党的“两杆子”(枪杆子、笔杆子)理论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华北抗战文艺这一中国革命史中璀璨篇章的深情回望,必将催生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丛书的编撰团队底蕴深厚,体现了文以载道的使命担当。尤其在人工智能重塑知识生产的今天,出版人既要善用新技术为学术研究赋能,更要以“人工”锤炼“智能”,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文化传承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阎晓宏在发言中强调了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丛书的出版是落实总书记“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出版者的责任意识、前瞻性和魄力,也凝聚着主编和专家、学者们的心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好丛书的发行工作。
丛书主编、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陈晋,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原会长刘润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石太林,丛书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刘跃进等十余位专家,围绕丛书的学术价值、文艺价值、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以及对当代文艺发展的启示等展开深入研讨。此外,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陈华(陈春森、陈英之女),副会长姚鸿(姚远方之子),晋察冀画报研究会会长王毅强(沙飞之子),副会长石志民(石少华之子),以及田间之女田春生,魏巍之女魏平等在会上深情回顾了父辈在战火纷飞年代,坚守党的新闻出版阵地,用油墨传递革命星火的感人故事。
“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丛书系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纂、河北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包括《<晋察冀日报>文艺文献全编》《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文艺文献全编》《<晋察冀画报>文艺文献全编》《晋察冀日报社人物志》《河北红色文艺作品选》,共5个系列57卷。丛书全面辑录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党报党刊上刊登的诗歌、小说、戏剧、报告文学、散文、歌曲、版画等文艺作品,并系统梳理当时文艺发生、发展、传播以及社会各界文艺活动的各类消息和报道,同时选编了大量河北红色文艺作品作为补充,完整地勾勒出这些创作于战火之中的文艺作品的原貌。丛书首次将华北根据地文艺作为独立研究对象,重新界定其概念、机制与实践价值,为读者和学界奉上晋察冀文艺研究最基本的历史文献,规模宏大,资料全面,填补了区域性文艺研究的空白。
据悉,丛书第一辑整理了《晋察冀日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晋察冀画报》,在此基础上,后续丛书将继续延伸视角至《晋绥日报》《新华日报(太行版) 》《新华日报(太岳版)》等党报,不断地充实系列大型文献史实丛书,以此来系统建构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文艺史料学”。
(供稿:王茜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