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书局发布自主可控智识大模型 引领出版业智能化转型新潮流
穆宏志 | 2025-03-24
收藏

3月22日,线装书局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识大模型”与“智识出版平台”。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出版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新突破,为传统出版向智能化转型开辟全新路径。

技术突破:专用模型赋能出版革新

据线装书局副总编辑李琳介绍,“智识”就是智慧出版物的简称,即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新型出版物,具有可听、可看、可问、可答、可玩、可交流探讨、会思考、会出题等功能特点。“智识”体系由旗下北京线安泓文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大维度:其一,安全可靠,采用全栈国产化技术架构,采取本地离线部署半封闭运行的方式,确保数据安全与技术自主可控;其二,精准高效,针对出版场景深度优化,形成区别于通用大模型的专用智能体系,属于出版领域专用大模型,具备图书内容11秒至10分钟级快速学习能力,单书问答准确率超95%,题型生成精度达99.9%;其三,内容纯净,创新半封闭运行模式,既可通过接口调用外部通用大模型拓展服务能力,又构建纯净的专用大模型。

功能创新:构建出版智能新生态

“智识出版平台”集成AI训练、应用、交易、服务四大核心模块,打造出版全流程智能升级方案。该平台突破传统出版边界,实现三大功能:

智能生产:通过AI审校系统提升编校效率,AI数据清洗技术优化内容质量,无需人工干预;

交互升级:支持可听、可看、可交互的新型出版物形态,具备出题、对话等智慧化服务;

生态构建:开放作者创作、读者服务、版权交易等端口,形成“产-学-研-用”闭环。

战略意义:重塑出版产业价值链

李琳强调,该体系不仅可对本版图书进行智能化改造,更将向全行业开放服务。通过“智识交易系统”实现内容资产数字化流通,“AI发行管理”重构出版供应链,推动出版业从内容提供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型。专家指出,此举有望破解出版业数字化转型“技术依赖”困局,为文化数据安全提供解决方案。

此次发布标志着我国出版领域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应用模式上取得突破,为文化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样本。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