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20:30,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的颁奖典礼上,“奇想国童书”的名字于恩佐宫响起,中国童书出版业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时刻。这家2015年成立、刚满十岁的中国民营出版机构,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全球化的出版视野,一举摘得“年度最佳童书出版社(亚洲区)”(BOP - Bologna Prize Best Children's Publishers of the Year)的桂冠,成为中国大陆首家获此殊荣的民营童书品牌。这一成果,既体现了对奇想国出版理念的认可,也反映出中国童书原创力量正逐步获得世界范围的关注。
破茧成蝶:中国童书的国际化突围之路
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出版社奖堪称童书界的“奥斯卡”,由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博洛尼亚童书展设立,每年从全球六大洲各评选一家出版社授予这一荣誉。自2013年奖项设立以来,亚洲区获奖者多来自日本、韩国等出版强国,中国也有两家大型出版社曾获该奖。奇想国此次获奖,标志着中国童书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逐步从国际童书领域的“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评委会在颁奖词中特别提到:“奇想国的选品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深度,他们用东方的叙事智慧与世界的审美语言,重新定义了儿童阅读的可能性。”这一评价,精准概括了奇想国成立10年来秉持的“全球眼光选书,中国灵魂做书”理念。意大利ANSA通讯社评论称:“奇想国的获奖证明中国童书正在完成从‘代工制造’到‘创意输出’的质变。”
奇想国自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0-12岁全年龄段全产品运作,出版了涵盖原创图书、婴幼读物、图画书、科普人文和儿童文学等多元产品体系。迄今已累计出版500余种、700余册精品童书,始终坚持“以高品质内容滋养儿童精神成长”的出版理念。正是对内容创意、艺术独特性及编辑质量的极致追求,使奇想国从全球顶尖出版社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2025年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出版社这一国际殊荣。
值得注意的是,奇想国创始人黄晓燕女士在2024年曾担任博洛尼亚童书展插画展国际评委,是首位获此任命的中国内地出版人。这一身份与此次奇想国获奖相互映衬,显示出中国童书人在国际舞台日益提升的话语权。
独具慧眼:奇想国的选品之道与出版理念
原创领域:东方故事的当代表达
在原创图画书出版方面,奇想国坚持“中国故事,世界表达”的核心理念。《龙生九子》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将传统神话中的龙之九子形象进行现代化诠释,通过创新插画技法赋予古老形象以当代审美。该书不仅入选《父母必读》“原创绘本推荐榜单Top10”,版权还输出到俄罗斯,让世界读者通过童书领略中国文化内涵。评委会称赞其“让龙的形象从冰冷的符号变成了有温度的角色”。
奇想国始终致力于发掘和培育优秀创作力量。在《虫虫艺术家》荣获2024年《纽约时报》十佳图画书之前,奇想国就慧眼识珠,邀请作者卢心远精心打磨该作品。该书还先后入选大鹏自然童书奖·启迪奖、国家图书馆少儿馆四季童读书单等重要奖项。基于“中国不乏优秀插画师,但更需要兼具儿童性与时代经典性的好故事”这一出版洞察,奇想国引进夏洛特·佐洛托经典作品《我喜欢做个小孩》的文字版权,并特邀卢心远担纲插画创作。
另一部原创佳作《蜗牛老师的幼儿园》则展现了奇想国对低幼读物的独特理解。这部作品以简单故事和创意互动设计,跨越文化界限,其英文版荣获美国《科克斯书评》2021年最佳童书,成为中国原创低幼绘本国际市场的成功范例。
在原创非虚构和儿童文学领域,奇想国也全面开花,出版了《我们的一天》和《她们的故事》,以及原创儿童文学书系“自古英才出少年”系列、《诗词少年大冒险》等多部新时代创新作品。原创儿童文学书系“自古英才出少年·科学”4本,获得2023年《中国教师报》”推动儿童发展的十本书·非绘本“年度推荐。
引进领域:前瞻性的“未来经典”策略
在引进图书时,奇想国展现出独特眼光与前瞻性。不追逐市场热点,而是挖掘具有持久价值的“未来经典”。这一策略在其对博洛尼亚获奖作品的引进中表现明显:
《奇异的人体》:荣获2017年博洛尼亚童书展非虚构类特别奖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呈现方式解读人体奥秘。
《一生之旅》:2019年博洛尼亚书展虚构类特别奖得主,以图像小说形式讲述生命历程。
曼努埃尔·马索尔的《山中》:博洛尼亚插画大奖得主作品、年度十大童书,凭借超现实想象力与深刻人文关怀,受到中国父母和孩子喜爱。
凯迪克大奖作者布兰登·文策尔的哲思作品,引导读者对自我进行无止境的探索。如他的《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从不同动物视角描绘同一只猫,启发读者理解多元视角,被《华尔街日报》评为“过去20年最佳儿童绘本”。
奇想国致力打造的儿童文学“新经典”书系“奇想文库”已出版45本,180余次获得国内外奖项或书单推荐,其中包括2021年林格伦纪念奖得主让-克劳德·穆莱瓦的《刺猬杰斐逊和一桩悬案》,意大利卡尔维诺奖得主葆拉·马斯特罗科拉的《那一年,叶子没有落下来》等。
坚守初心:编辑团队的“三不原则”
奇想国成功的背后,是编辑团队坚守的“三不原则”:不盲目跟风IP,确保每个故事有灵魂;不设年龄标签,让好书适合3-99岁的读者;不做文化妥协,保留原作的“文化陌生感”,培养孩子多元审美。这些原则让奇想国的图书能经受时间和市场考验。
比如《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这部适合全年龄段阅读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荣获“年度十大童书”、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等多项荣誉。《兔子和树》虽然商业预期不高,但因其独特的哲思性和艺术价值,被编辑团队坚持出版。上市后虽未进入畅销榜,却得到专业机构认可,入选爱阅童书100、亲近母语小学生分级书单等。
面向未来:让世界看见中国童书
黄晓燕在获奖感言中提到:“童书的本质是让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而今天,世界也看见了我们。”奇想国的成功,是中国童书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当各国孩子为《蜗牛老师的幼儿园》而,通过《龙生九子》了解中国神话时,中国童书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世界坐标。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融合的时代,奇想国的出版实践证明:真正优秀的童书,能够超越地域与文化的界限,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这或许就是博洛尼亚奖赋予中国出版业最珍贵的启示——当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用创新的方式诠释传统,中国的文化创造力将得到世界的认可与尊重。
未来,随着更多像奇想国这样的中国出版机构走向国际舞台,中国童书将为世界儿童文学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
供稿:孙珏 一审:王媛媛 二审:孙珏 三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