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经单疏古钞本丛刊》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侯默 | 2025-04-20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4月18日,《群经单疏古钞本丛刊》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会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李成晴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程苏东,上海古籍出版总编辑奚彤云分别致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古籍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群经单疏古钞本丛刊》主编刘玉才介绍项目编纂工作,《丛刊》责任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编审郭冲介绍项目编辑出版情况。

随后,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古籍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杜泽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锷、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丽娟、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顾永新、北京大学历史系长聘副教授李霖、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张学谦、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杜以恒、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研究生朱瑞泽等分别作交流发言。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总结和探讨《群经单疏古钞本丛刊》的出版创新及重要价值,提出了新时代古籍整理与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据介绍,《群经单疏古钞本丛刊》是国家 “十四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24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家经典整理与研究”成果。丛刊由刘玉才教授主编,汇编影印稀见的《周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七种单疏古钞本,并附研究性解题、与存世刊本的校勘记、相关重要研究论文。项目于2023年启动,经过科学高效的编纂安排,于2024年12月全部出版,共计17册。

十三经作为儒学核心文献,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唐朝贞观年间,孔颖达奉命主持撰修《五经正义》,基于前人义疏,为《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左传》编定新疏,几经修订,最终于永徽四年(653)颁布天下,以求达到统一经义目的。其后,唐又有贾公彦等撰《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撰《春秋公羊疏》(一说徐彦为南北朝时人),杨士勋撰《春秋穀梁疏》,北宋邢昺等撰《论语正义》《孝经正义》《尔雅疏》。以上孔、贾及至邢昺等所撰诸经义疏,均与经注别行,自成一书,故后世称其为“单疏本”。唐代单疏本长期以写本形式流传,今存数种敦煌残卷,即其孑遗。北宋国子监首次刊刻唐九经义疏,以及邢昺等撰三部新疏,南宋又覆刊北宋监本。北宋本今已无存,南宋覆刊本尚有数种传本遗存。

反观日本方面,从写本时代起,即不断流入中土经籍文献,及至刊本时代,规模更盛,唐钞宋刊不绝于书,而且历经传抄,存世数量颇为可观。本项目即影印存世稀见的单疏古钞本文献七种,六种为日本藏本,一种为中国藏本:(1)广岛大学藏天文十二年(1543)钞本《周易正义》十四卷全帙;(2)京都大学藏室町时代(1336—1573)钞本《周礼疏》存三十一卷;(3)宫内厅书陵部藏平安末(约12世纪)钞本《仪礼疏》卷十五卷十六;(4)东洋文库藏10世纪钞本《礼记正义》卷五残卷;(5)宫内厅书陵部藏文化十二年(1815)钞本《春秋正义》三十六卷全帙;(6)蓬左文库藏室町末(16世纪末)钞本《春秋公羊疏》三十卷全帙;(7)北京大学藏陈鳣钞校本《春秋穀梁疏》七卷。

本项目以下特点:

(1)单疏本保留疏文原始面貌,是进行儒学经典研究、校勘的关键文献。注疏合刻本与单疏本相较,由于经疏文字率尔搭配,章节分合、长短无定,而且相互迁就改易,人为造成经典文本的混淆。许多注疏本的文本矛盾之处,有赖于单疏本的校勘而得以揭示。此外,单疏本所据经注文字,不乏与注疏本相异之处,也具有重要的异文价值。

(2)所收文献皆具有独特价值。《周易》单疏虽有南宋国子监刻本,日本京都大学也有源自监本的钞本二种,但本次所收广岛大学本据研究源自北宋国子监本,与唐钞本亦有关联,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周礼》《左传》钞本皆为二经单疏仅有之孤本,国内已经失传;《公羊》单疏国内宋刻本存七卷,日本蓬左文库钞本为全帙;《穀梁》单疏尚有恬裕斋和嘉业堂钞本,然前者系转钞自陈鳣本,后者钞写时代较晚,且经校勘发现其价值低于陈鳣本;《礼记》单疏另有日藏南宋刻本八卷,钞本与刻本内容不重,且钞写时代更早;《仪礼》单疏存士礼居影宋钞本,已有影印本,本次所取宫内厅残二卷未曾出版,且所据抄之宋刻单疏本较士礼居所据本早印。

(3)所收文献均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内首次出版。《周易》《周礼》《仪礼》《公羊》《穀梁》五经及《论语义疏》二种此前中国从未影印过;《礼记》《左传》二种单疏《四部丛刊》曾予影印,但分别有改编格式、删削内容之弊,已失影印存真之作用。

(4)全部采用高清原色影印。高清原色影印,完整清晰地呈现文本信息,最大程度上还原朱墨笔批点、藏印、残字、书迹、纸张染色、装订形态等细节,不仅能为经典校勘研究提供文献资料,也能为写本学、书籍史等多角度研究提供可靠的图像依据。

(5)每种文献皆附高质量的解题、校理和完善的附录,兼具综合整理研究意义。本项目根据各文献的流传版本特征,分别采用相应的校理整理方案。《周易》《公羊》以刻本、《仪礼》以影宋钞本单疏、《论语义疏》以日藏其他钞本对校,附录校记,则抄刻本之间的异同自可一目了然,读者自可读一本而知二本,为抄本文献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各本解题以存世之单疏钞刻本、八行、十行本校勘,深入研究版本之特点、文字之优劣,皆在吸收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见,可以说代表了当今经学文献研究的前沿成果。如郜同麟《礼记》单疏解题中就通过单疏抄本与八行本对校,总结出了今本《礼记正义》在释义体例方面脱误的规律。因此,本项目是稀见文献的高清影印与综合整理研究的紧密结合,将为经学学术研究提供可靠而又便于利用的文本,对于探究儒家经典文本的传承与流变、典籍校勘与整理、东亚汉字文化圈书籍交流与互动研究等起到促进作用。

(6)编制精良。各经都编制了详细的目录,极便查阅。图版与解题文字分装,便于对照阅读。对于重要的其他版本的书影,也放在书前作为参考。

(7)域外汉籍回归的价值。除了《春秋穀梁疏》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其余六种文献皆为日藏汉籍。其中,国内已经完全失传的《周礼疏》、《春秋正义》,大部分已经失传的《春秋公羊疏》,丛刊获得各馆藏机构授权,即通过高清影印和高水平的研究方式实现回归,为百年来域外汉籍回归中土、东亚汉籍交流史续写新的篇章。

(8)丛刊附录《论语义疏》古钞本,极具价值。《论语义疏》是南朝梁皇侃所撰诠释《论语》的著作,南宋以后在中国失传。2017年,日本庆应义塾图书馆获藏珍罕古写本《论语义疏》卷六,经过研究认定为中国南北朝末至隋朝期间抄写,推断是日本遣隋使或遣唐使携带回国。根据这一研究结论,此《论语疏》残卷不仅是最接近皇侃撰述年代的写本,还是传世《论语》最古老的纸写本,意义非凡。

奚彤云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精选的《周易正义》《周礼》《仪礼》《公羊》《穀梁》疏5种为国内首次影印,《礼记正义》《春秋正义》2种,《四部丛刊》虽曾影印,但分别有卷次、叶次等改动,这次影印才得以存真。此外,《丛刊》还附印了日本庆应义塾图书馆新获皇侃《论语义疏》最古写本残卷,及斯道文库藏写本《论语义疏》,主编刘玉才在《序言》中表明:希望“据之可以思考单疏本与南北朝义疏体的关系问题”。

上海古籍社得到各馆藏机构授权后,将所获高清图像用原色影印,调色精细还原,以完整清晰地呈现文本信息,最大程度上还原朱墨笔批点、藏印、书迹、纸张染色、装订形态等细节,不仅能为经书校勘研究提供文献资料,也能为写本学、书籍史等研究提供可靠的图像依据。

刘玉才老师多年来从事经学文献、日藏汉籍研究,具有丰富的古籍整理经验,各位编委对于经学文献皆用力颇深、成果卓然。以刘老师为主导,编委会对选目、编纂等提出了严谨可行的方案。《丛刊》各经皆由有专门研究的专家撰写解题,每种解题因有与存世的单疏钞刻本、八行本、十行本作校勘,比较文字优劣的先行研究,所以能对文献内容性质、底本来源、钞写时代、校勘价值等予以深刻揭示。《仪礼》《公羊》二疏有新做的校理,其他如敦煌吐鲁番、日藏钞本残卷、重要的前人解题、校理、研究文章等等一并附录。因每种文献所附整理与研究成果已相当可观,所以出版时皆予单独成册,这也便于读者将之与图版分册对照阅览。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贯以“传承中华文化,打造传世精品”为宗旨,注意聚焦新材料,为全方位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的特点而尽心努力。对日藏汉籍出版即有长久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起影印“海外珍藏善本丛书”。2012年推出了全国高校古委会编著《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选刊》170册。近年来,除本《丛刊》外,还出版了《九条家本群书治要》《金泽文库本群书治要》。即将出版 “日藏文学文献古钞本二种”(九条本文选、文馆词林)及《玉篇》残卷汇编等。这都得益于学界在相关研究上所取得的日新月异的进展。

(一审:唐姝菲  二审:张中江  三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