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农耕文化,传承乡土记忆‌——黄孝纪作家校园分享会在广西玉林高中成功举办
2025-04-25
收藏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青少年对农耕文明的理解,419日下午,以“热爱自然,认识农耕”为主题的黄孝纪作家校园分享会在玉林市高级中学演艺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广西新华文盛图书有限公司、玉林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广西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玉林高级中学承办,活动吸引了800余名师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反响积极。

wps_doc_0.jpg

‌聚焦乡土记忆,讲述农耕故事‌

黄孝纪是中国当代知名乡土文学作家,其创作的“中国乡存丛书”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湘南乡村的变迁,被誉为“中国乡村变迁的纸上博物馆”。活动中,黄孝纪以《热爱自然,认识农耕》为题,结合自身在湖南郴州八公分村的成长经历,讲述了农耕时代的传统技艺、节气文化与乡民生活。他提到:“锄头、犁铧、水车不仅是农具,更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见证。我希望通过文字让年轻人感受到泥土的温度,理解祖辈的智慧。”

wps_doc_1.jpg

分享中,黄孝纪展示了大量乡村老物件的图片,如竹编鱼篓、木制风车、石磨等,并邀请学生上台体验模拟农事操作。他特别提到书中《瓦檐下的旧器物》一章,强调“器物是凝固的历史”,呼吁大家关注濒临消失的农耕文化遗产。

wps_doc_2.png

学生对话作家,感悟农耕深意‌

在提问环节,学生们踊跃发言。高一女同学问道:“黄老师你作为一个从小出生在农村,如今写出一系列作品对故乡进行回望和纸上重建,请问你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黄孝纪表示,乡村的现代化是必然趋势,但“变的是生活方式,不变的是人与土地的情感纽带。我们需要在发展中守护文化根脉”。黄孝纪鼓励玉高学子在学生时代要有两个理想,一个是文学艺术的理想,这是修身的,是愉悦身心的,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实用技能上的理想,是能够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的,是形而下的。只有两种理想结合起来,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活动尾声,黄孝纪则为师生手中的中国乡土丛书签名,并写下寄语:“愿你们心中常怀一片青翠的田野。”

wps_doc_3.jpg

‌深耕文化土壤,播种未来希望‌

负责本次活动的老师表示:“这场分享会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课,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许多学生反馈说,第一次意识到餐桌上的一粒米、一片菜叶背后竟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正如他在分享会所言:“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读懂乡村,才能读懂中国。”这场校园分享,不仅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了解农耕文明的窗口,更为传承乡土文化播撒了希望的种子。(撰稿:广西玉林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张小锦 )

(一审:张绮月 二审:王双双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