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北京燕山出版社在北京朝阳区春明簃阅读空间举办“父子心·家国情——《父子书》新书对谈活动”。《父子书》作者,中国作家协会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军事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李西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马誉炜少将;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柳建伟;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原军事航天部队文艺创作室主任陈怀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军事航天部队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陶纯等5位嘉宾现场共叙新书出版。对谈活动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副社长孙玮主持,出席活动的还有北京燕山出版社原社长陈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孟超。
李西岳首先向出版社和到场嘉宾及读者表达了感谢。他表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军人大都来自农村,农民父亲既是其成长的精神支柱,也因代际差异形成复杂隔阂。在军旅生涯中,军人常面临忠孝抉择的困境,他引用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诗句,强调在军人心中,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军人以守护家国为至高使命,将“小家的遗憾”升华为“千万家庭的守护”。在父亲去世五周年之际,李西岳以20万字的《父子书》完成了对父亲的精神寻找,也实现了一名军人对国家的庄严宣誓。这部作品既是李西岳对父亲去世5周年的祭奠,亦是对其军旅生涯的文学回望。马誉炜、柳建伟、陈怀国、陶纯等分别进行了分享。
据悉,《父子书》自立项以来便备受关注,先后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读物、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2024年度第二批出版资助项目、2025年度北京市图书出版重点选题。2025年4月,该书由北京燕山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既是一部激荡情怀的优秀长篇纪实散文,又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佳作。作品以历史回顾和心灵对话的形式,用平实真挚的文字,娓娓讲述农民父亲的百岁人生以及作者40余载的军旅生涯,诠释父子情深,彰显家国情怀。
(一审:焦翊 二审:王双双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