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出版社《基础研究支撑原始创新——中国经验》揭示基础研究特点规律
高妍蕊 | 2025-05-20
收藏

5月16日,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的《基础研究支撑原始创新——中国经验》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研究员方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马名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与政策局发展战略处处长孟庆峰等专家;《基础研究支撑原始创新——中国经验》课题负责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吕薇及课题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柳卸林、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温珂等出席发布会。会上,方新与吕薇共同为新书揭幕。方新、马名杰、孟庆峰分别致辞。中国发展出版社副总编辑刘理晖主持活动。

方新.png

方新在致辞中指出,开展基础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对培养人才、繁荣科学和塑造文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础研究支撑原始创新——中国经验》一书的研究团队以严谨治学的精神,通过深入细致的典型案例研究,探索基础研究的规律、管理和资助模式,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发现。

马名杰.png

马名杰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如何发挥基础研究对科学技术发展及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选题。《基础研究支撑原始创新——中国经验》一书通过一系列鲜活的案例从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对基础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如何开展基础研究,以及如何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做出了鲜明的回答。

孟庆峰.png

孟庆峰介绍了开展该项研究的背景。面对全球科技格局变化,我国的基础研究正处于从被动跟踪到前沿引领的关键转型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需要厘清其在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中的资助经验和作用机理,为完善基础研究资助体制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吕薇.png

新书介绍环节,吕薇指出,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之源,关乎我国源头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对促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研究支撑原始创新——中国经验》一书以如何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为目标,聚焦回答“重大科技成果的形成机制和规律是什么”“什么样的资助方式有助于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探索从基础研究到重大技术创新的规律、路径和体制机制。通过鲜活的案例研究和系统的问卷调查,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基础研究的特点和规律,总结了从基础研究到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全过程和形成机制,为基础研究支撑前沿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了中国经验,对促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研讨环节拼图.png

与会嘉宾还围绕基础研究如何支持原始创新展开了深入研讨。方新主持了该环节。

李澳 /摄影

(初审:焦翊,复审:伊璐,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