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这一特殊时刻,国内顶尖高校上海交通大学与咸阳博物院携手,共同举办一场备受瞩目的新书发布会,正式推出全面展示咸阳尹家村仰韶文化玉器群的《仰韶玉韵》。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和民间文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叶舒宪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25年5月出版,代表了玄玉时代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为中国玉文化史探索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此次发布会汇聚了大学、考古机构、博物馆、出版社、新闻媒体以及社会企业等众多领域的人士,共同探讨仰韶文化玉器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本次发布会由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和民间文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办,咸阳博物院承办,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陈华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四川大学张法教授,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刘云辉主任,深圳大学前党委书记、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洪一院长,咸阳市文物局副局长丁伟,咸阳博物院院长马社强等众多顶尖专家学者、文化企业和文博单位领导莅临现场,以及省市多家媒体、咸阳博物院干部职工参加。
《仰韶玉韵》新书布会于上午9点正式开始,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陈华栋社长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教授首先致辞,对《仰韶玉韵》一书的发行表示高度的肯定与赞赏。咸阳博物院马社强院长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咸阳博物院在仰韶文化研究与咸阳尹家村遗址出土玉器文物展示和保护方面的工作成果,强调了此次新书发布对于深化仰韶玉文化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甘肃峡谷蕴玉文化艺术品公司向咸阳博物院捐赠了武山鸳鸯玉料及玉器标本,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永平教授为新书出版首发赠送书法作品。
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作为《仰韶玉韵》的主编,对仰韶玉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叶舒宪教授表示,《仰韶玉韵》集中呈现了仰韶文化腹地关中平原最早的玉礼器群,是一次玄玉即墨玉的文物与玉料资源的集中展示。目前调研所取得的蛇纹石玉料标本实物,仅有甘肃武山县鸳鸯玉和甘肃酒泉蛇纹玉等几种,而仰韶玉韵特展中展出的新疆透闪石墨玉,从新疆和田地区延伸到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的中巴边界处,也侧面见证了“玉之所在,国之所在”的文化地理原理。
随后,由咸阳博物院院长马社强主持,与会人员就仰韶文化玉器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发布会圆满落幕。
《仰韶玉韵》一书的出版,为仰韶文化玉器研究提供了关键的实物资料,有助于深入探究仰韶文化玉礼器的形制、工艺、材质及文化内涵,推动对玄玉概念和文化内涵的重新认知。书中追溯了中原文明起源期的玉文化根源,呈现了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衔接与转型,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绝佳的新素材。此外,《仰韶玉韵》的出版也是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流融合,开展研究的有益探索,为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仰韶玉韵》新书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为仰韶玉文化研究搭建了交流平台。相信随着《仰韶玉韵》的出版和相关学术研讨的不断深入,将吸引更多人关注仰韶文化。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也将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让古老的仰韶文化玉器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供稿:张丽霞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