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7日,28家上市出版发行企业2023年度年报均已披露(阅文集团港股上市,不在此次分析之列)。数字背后,显现了上市书企从带动公司因应改变、创造商机,到思考未来该怎么做的种种迹象。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28家上市书企营业收入总计1483.93亿元,同比增长3.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总计206.54亿元,同比增长30.54%。总的来看,2023年行业初现复苏态势。在行业周期性下行阶段,上市书企间的盈利能力差异化愈发明显,不少书企成功扭亏为盈,掀起“回暖”热潮,同时也有企业陷入由盈转亏的困境,亟需自救。2024年一季度上市书企报告也于近日公布完毕,增长难度再度加大,业绩普跌,似乎也在预料之中。
本文通过梳理上市书企近期披露的关键经营数据与核心战略动作,分析其如何快速增长和抵御下滑,转变目前所处的困境,借此窥见行业未来。
百亿头部书企营收增长不足10%,未来再难狂奔?
28家上市书企中,凤凰传媒、中南传媒、山东出版、新华文轩、浙版传媒、皖新传媒、中文传媒7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入选数量与入选机构与上一年度一致。
前三甲中,凤凰传媒以136.45亿元继续蝉联榜首。该公司出版发行各板块稳中有进,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仅看教育图书销售成果,在发行10万册以上的单品种图书就达500多种。中南传媒以136.13亿元位列榜眼,成功地从图书产品制造商转型为传媒品牌创造商,适应的市场范围更大。山东出版以121.54亿元进入前三甲席位,替代了上一年度浙版传媒的位置。报告期内,山东出版全产业链优势明显,编辑、印刷、发行、物资贸易各板块上下游密切协作,通过内部资源形成合理调配,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资源损耗,提高盈利能力、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整体竞争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协同效应显著。
7家头部主力军的主营业务在产业链地位较高,教材教辅取得较好收益,有充分的溢价权,营销竞争上的投入也较大。比如,山东出版2023年教材教辅图书营收达100.33亿元,利用教材教辅发行专有平台“新华助学”的运营推广,有效提升了整体发行效率,并抓住中职教育的市场,实现中职教材教辅征订码洋1.85亿元,同比增长 96.12%。与此同时,其营销推广费用中,相比上一年度,除了员工薪资,上涨了9.56%。新华文轩的教育服务业务稳中有升,2023年教材教辅实现销售收入46.12亿元,较上年同期41.40亿元增加4.72亿元,增长11.40%。其销售费用达14.03亿元,较上年同期12.11亿元增加 15.78%,除了因并购凉山州新华书店带来费用的增加外,主要是销售增长带来的宣传促销费、差旅费、师资培训费及人力成本等费用的增加。浙版传媒报告期内出版业务营收达30.83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教材教辅实现营收10.9亿,同比增长6.98%。为了加大图书宣传推广力度,广告宣传费同比增长了7.56%。读者传媒大力促进电商直播业务发展,新开设以扶农助农为核心的“读者优选”抖音号,将农特产品、文旅产品引入直播间;新建北方物流仓库等,功不唐捐,2023年,电商业务收入3886万元,同比增长50%。皖新传媒通过短视频和大V带货等方式发力新媒体渠道,推出定制化产品,报告期图书电商业务实现销售码洋5.8亿元。
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的是新经典、天舟文化、读客文化、果麦文化、世纪天鸿、荣信文化6家民营书企。2023年,他们继续依托各自的特色品牌建设模式,寻找制胜之道。比如,读客基于“超级符号+情感链接”模式;果麦基于“明星‘捆绑’+MCN”模式;新经典基于“优质内容+长期主义”模式;荣信文化基于互动类少儿图书“策划+创作”模式;世纪天鸿与天舟文化深耕K12教育领域,探索“教育+AI”模式。
在新的内容分发生态和消费逻辑下,面对行业上下游各主体面临着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内部组织架构全面协同升级的挑战和机遇,民营书企应势而变。但相比“国家队”,民营书企显得实力较为单一,缺乏厚实家底的支持,在优化调整阶段,多重因素叠加,业务盈利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
就荣信文化而言,2023年年报是该公司上市后交给市场的首份完整答卷。该公司在深入优化短视频电商渠道运营策略的过程中,由于抖音平台的收入规模对公司整体收入贡献较小,导致营业收入及毛利额同比下降;同时,荣信文化在抖音平台的促销推广费用投入增加、线下展会费用增加,导致净利润出现了下滑。新经典根据行业变化调整自身新书出版计划,童书业务放慢新书上市节奏,但成效需要市场进一步检验。
从营收增长率看,7家营收超百亿的上市书企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率整体来看有所下降——均未超过10%。尤其是凤凰传媒,营收增长率仅为0.36%,虽然由负转正,仍体现出行业业绩增长空间收窄、增长态势疲软的现实。
新经典、中信出版、皖新传媒、中文传媒、读客文化、荣信文化、天舟文化、浙版传媒、出版传媒等9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呈负增长。特别是天舟文化,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6.07%。对此,天舟文化表示,报告期内,部分老游戏产品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新游戏产品研发周期延长,上线不及预期。另一方面,公司优化游戏团队,确认相应离职补偿金费用 1183.64 万元,此外,公司对初见科技股权回购款计提信用减值准备4412.97万元,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净利率两极分化,拿什么保住盈利?
从净利润指标看,28家上市书企中,2023年净利润超10亿元的共9家,比上一年度多2家。凤凰传媒以29.52亿元净利润再次居首,其次是山东出版和中文传媒,分别为23.76亿元和19.67亿元。
2023年8月,财政部制定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积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出版企业在重估内容价值、赋能智慧教育等方面迎来更多机遇,出版数字化转型也正向纵深发展。比如,中文传媒净利润为19.67亿元,该公司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数字化建设并着力向数智化转型。旗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与新媒体头部企业江西斗半匠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江西世纪巨匠图书有限公司,有效拓展新媒体营销渠道,新书《古诗三百首》《半小时晚读》等品种,年销售量达500多万册,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江西新华在线”项目于2023 年 8 月上线运营,平台交易金额超过 9100 万元。
研学业务成为上市书企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山东出版、中原出版、南方传媒、时代出版等,通过整合本土教育资源和发行渠道,延伸教育业务布局,积极参与本地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和产品提供,增加业务收益。比如,山东出版2023年研学文旅业务实现重大突破,营业收入逾3亿元,同比增长4倍多。中原出版拓展 23 个县区成为新的合作伙伴,全域研学和课后服务的“朋友圈”“生态圈”正在持续扩大充实。
净利润不足亿元的有果麦文化、读者传媒、世纪天鸿、新华传媒、掌阅科技、中文在线、读客文化、荣信文化、天舟文化等9家公司。
其中,读客文化和天舟文化是2023年仅有的两家净利润为负值的公司。读客文化在年报中解释道,纸质图书业务整体折扣率从 38.78%下降至 35.62%,由此带来纸质图书业务毛利率从35.79%下降至27.64%,下降了8.15 个百分点。由于毛利率较高的数字内容业务和推广服务分别出现了9.13%和39.50%的收入下降,以及公司在自有渠道建设、人员和版权储备方面的投入,导致公司整体利润出现了进一步的下滑。这一变化直接指向书业市场低折扣问题——2023年书业零售折扣从2022年的6.6折,下降至6.1 折。童书出版遭遇拐点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因素。比如,新经典、荣信文化、读客文化的业绩下降均与这点不无关系。
从净利润同比变化看,2023年,大部分上市书企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实现明显提升。比如,中国出版,其净利润为9.67亿元,与上期同比增长48.67%。报告期内,该公司和各出版单位以改进年度选题论证工作为抓手,从源头上优化选题和产品线结构。突出“双效”导向,改进出版评奖办法,加强评奖成果转化,提高出版扶持效率。全年出版图书2.1万种,其中新书7227种,重印率稳定在65%左右,新书单品种效率明显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在线以营收14.09亿元,同比增长19.44%。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124.71%的双增佳绩亮相。相比中文在线2022年的业绩——营收增长率为-0.78,净利润增长率为-466.45%,可以说迎来了强劲复苏,重回高增长轨道,这与该公司搭上短剧和大模型两股热潮直接相关。
早在此前公司的业绩预告中,中文在线就提到,业绩快速增长背后得益于短剧市场的迅速增长。2023年公司小程序微短剧及相关授权业务迅速增长,公司文化业务整体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从其2023年年报看,来自数字内容授权及其他相关产品收入达到7.13亿元,占到营收比重的50.58%;来自IP衍生开发产品收入6.64亿元,同比增长94.41%,占到营收比重的47.11%。数字内容授权及其他相关产品毛利率达到44.53%,IP衍生开发产品毛利率达到44.22%,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12.07个百分点。
掌阅科技、龙版传媒、中信出版、读客文化、荣信文化5家书企的净利润为负增长。其中,掌阅科技在年报中回应道,该公司在发展免费阅读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衍生业务,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32%、4.94%,投入力度的加大对公司短期业绩有较大影响。但从长远看,以IP为核心的视频内容生产、制作与运营的积极拓展,可能为该公司拼上一块质地良好的版图。
着力推进投资,赋能主业协同发展
年报是淬炼商业智谋的起点。就上市书企而言,无论是壮大自身发展规模,还是推动二级市场股价的上扬,新业务都显得举足轻重,它代表着上市书企管理层的思变和创新。纵观2023年年报,我们发现上市书企的主要拓展方向为数字化出版与智能化出版、教育培训、投资理财、文化地产等,尽管各自拓展方向、拓展力度以及所取得的突破都不尽相同,但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书业上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决心。
从2020年开始,上市书企逐步强化AI领域的投资部署。2023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出现爆发,对很多行业尤其是内容生产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比如,中国出版的中华书局苏东坡数字人、东方出版中心 AI 主播一经推出广受关注。皖新传媒结合大模型、数字人等 AI 技术研发应用,打造学前教育皖新自主产品,开发皖新朱子教育机器人,完善托幼一体化解决方案。城市传媒为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和业态创新,聘任首席技术官,落实研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组建 AIGC 出版大模型训练及应用实验室,研发万象 AIGC 出版大模型,与科大讯飞达成战略合作共建 AI 出版传播创新研究院。掌阅科技加快AI大模型在数字阅读垂直领域的应用,创新推出国内阅读行业首款对话式AI 应用“阅爱聊”,并将AI大模型和“掌阅”APP 进行深度融合,目前正在小范围用户测试之中。果麦打出“all in AI ”的口号,在投资领域,公司投资了上海星图比特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爱漫阁(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业务端,投入多年来积攒的标注数据训练大语言模型,在基于理解语义的基础上开发“AI 校对王”产品,通过 AI 实现校对的自动化、智能化;并基于对漫画和动漫产业和内容的理解,训练相关产业大模型。
中文在线于2023年10月13日发布了 AI 辅助创作大模型“中文逍遥”,一次能生成一万字,是全球首个万字创作大模型。此前由于投入过大受到市场质疑,但并未影响其脚步。近日,中文在线集团董事长童之磊在年报首页《致股东信:全力拥抱内容产业的“AI 时刻”》一文中,提及如何让AI技术变得更适合内容产业:“让 AI 赚钱的最有效模式是,让 AI 参与到赚钱的市场化项目中。用 AI 赋能会赚钱的短剧业务,中文在线也还在多元探索阶段。”
随着国资委在2024年全面推开对央企及省属企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出版类国企将更积极寻求提高股本回报率(ROE)和市值管理的方式,收购优质资产、提高分红率利于提升股东回报率和ROE。
报告期内,中文传媒连续并购江教传媒与江西高校出版社,总交易金额逾22亿元。主营业务相近的前提下,中文传媒希望其子公司能够提高发展质量,解决同行业的竞争问题。浙版传媒通过接续投资数字出版基金参与“文化+科技”领域优质项目,积极探索数字出版转型布局。报告期新增投资久溪基金1.5亿元,投资参股智象未来、中体新材、耀宇视芯等一批数字领域优质标的,探索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内容生产、传播、消费领域的应用。山东出版及全资子公司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计出资1.5亿元,投资参与设立鲁版致远数融股权投资基金(济南)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依托创新创业共同体,发挥产业资本孵化和撬动作用,重点投向泛文化、新消费、新科技等领域,持续完善生态布局,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天舟文化司收购湖南天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34%的少数股权,有效提升了盈利能力;投资新设长沙天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及湖南天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围绕文化创意、教育出版、数字科技等领域开发新的业务;此外,还投资了二次元社交平台(兴趣电商)初创项目,积极关注新技术、新产业领域的发展机遇。新华文轩持续加强基金群业务的投资拓展,新增投资中金启辰贰期、金石成长,认缴金额分别为1.5 亿元与1亿元,同时,重视投后管理及项目退出工作,投资业绩逐步显现。皖新传媒审议通过《公司关于变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为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将本次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后剩余的募集资金9.14亿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公司业务健康发展。
现金分红作为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引发的重视程度也逐步加强。近日,皖新传媒控股股东提议将2023年度现金分红比例提高至不低于68%,增强投资者信心。
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中头部效应明显,销量前1%的品种能为市场贡献近60%的码洋,销量前5%的品种能为零售市场贡献80%以上的码洋。头部图书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整个图书零售市场的增长变化。这刺激着各家出版机构铆足了劲打造头部产品,强化腰部产品。
近期,上市书企陆续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28家上市书企中,13家营收同比负增长,7家净利润为负值,23家净利润同比负增长。可见,出版业的处境更艰难了,各家的转型策略也遭遇更大挑战。
多家上市书企近期在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中,提及接下来的发展重点。比如,长江传媒将着力加强原创能力建设、核心产品线建设,培育孵化更多的亿元级、千万元级产品线,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产品矩阵。特别是紧紧围绕服务“教育强省”建设这篇大文章来谋篇布局、深耕细作。
从短剧市场来看,中文在线自2020年起开始探索并在2021年迅速落地,到2022年小程序短剧收入就已经超过3亿元,展现出了强大的IP资源变现能力。浙版传媒旗下的数媒公司从短剧行业切入,拓展视听内容分发渠道,探索数字版权运营新模式,打通重点影视剧备案通道,整合并推广爆款内容。这一趋势将吸引更多出版企业入局短剧赛道。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其规模已逼近电影。预计到2027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面对新的风口,上市书企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值得期待。但与此同时,随着短剧这把“火”在资本市场越烧越旺,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回应相关业务布局,有部分公司进行了风险提示,这也代表着,拥抱机遇的同时更需谨慎跟风。
校 对:马 葵
编 辑:戴佳运
初 审: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