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与读者分享新书《江芦的咏叹》阅读与写作心得
穆宏志 | 2023-07-29
收藏

7月28日,赵丽宏散文自选集《江芦的咏叹》新书分享会在全国书博会现场举办。活动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主办,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赵丽宏与读者分享了阅读和写作的心得,并介绍了自选散文集《江芦的咏叹》创作背景、内容形式,以及文章背后的故事,对于读者提出的问题予以互动解答。

1

该书特约策划人分享了策划出版初衷。像赵丽宏这样一位优秀作家的作品,如何赢得年轻读者的喜爱?如何把赵丽宏作品传递出来的像江芦一样坚韧的精神,高远的文学意境,纯净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策划时就要把这本书定位为像朋友一样自然亲切的书,而且要呈现这位朋友的方方面面。为了呈现赵丽宏诗人特质、绘画特色,把作者的诗放在辑页,把作者的绘画穿插在散文中,并录制了作者领读的音频。还以序言和答编辑问的方式展现作者的心路历程、写作观和文学追求。书的封面及整体设计不求豪华,但求质朴和亲切,让翻开这本书的读者和作者有亲近感。

 

赵丽宏以个人的阅读与写作经历,为线上线下读者讲述阅读与写作对于人生的意义。分享自己青年时期的故事,他在故乡崇明岛的简陋的茅草屋中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正是阅读与写作陪伴他度过那段艰辛的岁月,并成就了他未来的人生。他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孩子的阅读,在孩子有限的时间里,阅读一些对孩子成长有益的好书,要保持汉语的优美和纯净,体现汉语写作的魅力,向世界展示中国语言之美。

 

3

其间,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上海作协理事孙思通过视频的形式祝贺了赵丽宏散文自选集《江芦的咏叹》出版,孙思讲道,“赵丽宏忠于自然和生活所赐,他的文字自带阳光和雨露,祥和而润泽,它们春风般在每一篇散文里温暖地含香地活着,流动着,带给我们灵动而又纯净的审美体验。《江芦的咏叹》不仅是对我们的滋养,同时也是一本滋养和培育青少年成长和写作的最好范本。”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时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传递给更多的读者。读者谢女士表示,作者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一个个温暖、质朴的人物,用灵动的文字描绘出景物的缤纷与壮美,用真挚的语言抒写出身边小事中的感动,对于青少年提升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2

 

读者张女士表示,这本书是散文、诗、画的完美结合,灵动的文字配合精美的插画,在阅读时能够视听结合穿梭于诗意之间,能沉浸式感受作者的充沛情感和丰富内心,给人当下以力量。

 

附:

于逆境中点燃对生活的热爱

立体封高清

近日,作家赵丽宏的散文自选集《江芦的咏叹》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该书由赵丽宏亲自为年轻读者编选,精选其写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以其自身的经历与感悟,向读者诠释了阅读与写作对人生的意义。

《江芦的咏叹》中收录的散文,创作时间超过半个世纪,是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生涯的真实写照。赵丽宏在青年时期到崇明岛“插队落户”,每天进行繁重的劳作,生活环境十分非常艰苦。每到夜晚,他就独自在一盏油灯下阅读书籍,精神世界的充实使他遗忘了现实生活的苦和累。他的写作生涯,也是从那时开始的,他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境遇,书写自己的心情,描述每天感受到的美妙天籁。正是阅读和写作,陪伴他走过那段艰苦的岁月,一直延续至今,并且成就了他的人生。

该书同名诗《江芦的咏叹》也是赵丽宏在那段时期创作的,在诗中他赞美芦苇旺盛的生命力,任凭风雪来临,都无法摧毁它们。这种不屈向上的精神在《会思想的芦苇》《热爱生命》《在急流中》等散文里也有所体现,文章中随处可见的景物、日常琐碎的小事、擦身而过的陌生人,都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传递给读者温暖、积极的力量。

赵丽宏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他文字中所蕴含的诗意在散文集《江芦的咏叹》中充分展现。这本书在设计时,将作者的诗作与散文相结合,配合其为本书散文专门绘制的插画,让诗意在书中流动。书中还收录了赵丽宏的声音,他亲自带领读者朗读本书散文和诗作,使读者在阅读时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地感受作者的充沛情感。

《江芦的咏叹》共分为三辑,作者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一个个温暖、质朴的人物,用灵动的文字描绘出景物的缤纷与壮美,用真挚的语言抒写出身边小事中的感动。其中《天籁和回声》是作者在崇明岛时赞美自然景物的文章,作者身处逆境,依然能够观察到身边的美好,并用文字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其描写正如评论家孙思所说:“这些笔记式的散文,短而精致,似乎每一个字都用水洗净过,再从水中立起,气韵生动。”在《挥手》中,作者回忆自己与父亲的三次离别,记忆中父亲对他挥手的景象,通过对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刻画,展现出父亲深沉的爱……

赵丽宏是作品入选教科书次数最多的当代作家之一,曾获评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这本《江芦的咏叹》中包含了《旷野的微光》《学步》《与象共舞》等历年来入选过语文教材中的十多篇散文。在该书的自序和后记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分享了他对于阅读与写作的思考,并对青少年在写作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