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以旧书交易为主的“淘书乐”市集积极呼应市民读者的需求,先后在上海书展、思南公馆和苏州河畔等地举办,不断焕发生机活力,正在成为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鲜活实践。10月24日~29日,在一扇特别的“上海之窗”前,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黄浦区委宣传部、黄浦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外滩街道党工委主办,上海图书公司承办的2023上海书展“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将再次在苏州河畔与读者相约。《上海之窗》是创刊于1946年6月的《上海》画报封面图,作者是摄影先驱吴蔚云先生,在本次旧书市集上,爱书人们可以在享受淘书乐趣的同时透过“上海之窗”打卡承载着上海历史文化变迁的上海大厦和乍浦路桥两处建筑,定格阅读之美和上海之美。
借鉴巴黎塞纳河畔旧书摊,打造苏州河畔旧书市集
巴黎塞纳河畔旧书摊起源于16世纪,发展至今,以“绿皮车厢”为标志,绵延近4千米,形成约250个书贩经营、约30万本旧书的展销规模,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书店。旧书摊位置正处在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巴黎塞纳河畔”项目区域范围内,与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建筑呼应,为媒体及市民、游客津津乐道,成为了塞纳河畔一道文化景观、巴黎浪漫风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发源地,也是中国古旧书业中心之一。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将城市阅读场景打造与推进“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建设和提升、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建筑改造和利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深度结合。在借鉴塞纳河畔旧书摊经验基础上,依托上海旧书店等传统实体书店优质资源,因地制宜,为我所用,把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好,更好营造我国更加接近民众的读书氛围,进一步促进全民阅读,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百姓生活和城市建设中,推动旧书市集深度融入市民生活、融入城市肌理。一个月前,2023上海书展“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落地黄浦区苏州河畔,以户外市集为主,室内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为辅,推出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旗下上海旧书店自有古旧书刊1.5万种,沪港三联书店港版旧书和上海外文图书公司外版旧书及特价图书6000余种,文创产品约200种。在天气情况不佳、阴雨连绵的情况下,6天展期依然共吸引读者游客近6000人次,销售书刊册数9000余册,实现销售实洋超10万元。旧书市集打造了一个古旧书刊和读者面对面的平台,吸引了大量爱书人、鉴书人和游客,让美丽的苏州河景观与浓浓的书香氛围融合成一道独特的海派文化风景。
古旧书刊种类繁多,全新推出“上海主题”
相较于上次旧书市集,本次淘书乐展销的“宝藏书、稀缺书、断版书、签名本”等古旧书刊多达20000余种,从5元的连环画到60000元的《惜抱先生尺牍》(八卷,清宣统元年小万柳堂影海源阁刻本)不等,还包括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的《忆云词甲乙丙丁稿》(四卷),以及由严复翻译、出版于1926年的《群学肄言》,出版于1928年、丰子恺所著的《西洋美术史》等宝藏书;留有贺绿汀签名的《贺绿汀传》和留有王元化签名的《未来哲学原理》等签名本。这些书籍绝大多数为单品,目前多已绝版或断版。除了近2000种社科、文学、艺术、旅游生活、少儿等低至2-3折的主题特价书及低至10元起的港台版特色书籍外,这一次上海图书公司还将全新推出近150种“上海主题”特价好书,如《上海字记》《上海年轮》《上海,那些年的城市记忆》《上海版画十五家作品集》等,读者可尽情地通过这些书籍阅读上海,感受海派文化的深厚底蕴。
老期刊创刊精品展览,近距离感受故纸遗珍
此次市集专门设计了“吉光片羽·故纸遗珍”老期刊创刊号精品展,精选上海图书公司所藏老期刊创刊号40余种,主要涵盖近代文学、影视、美术类等题材,且大部分创刊于上海,具有文献和文物双重价值。如《蜜蜂》创刊号中有茅盾、李南桌、郁达夫、郭沫若、李辉英、老舍等人的文章,并刊登了《鲁迅先生书简钞》(遗著);《新潮文艺》作为“孤岛”时期上海的一种文艺月刊,在创刊号中刊登了陶元庆炭画《鲁迅遗像》、丰子恺漫画《救国捐》,以及林之材《用工作来纪念鲁迅先生》、巴金《给一个敬爱的友人》等文章;《戏剧周报》旨在阐扬艺术,提倡国剧,主要介绍梨园动向,在影视类刊物中独具一格。这些老期刊充分展现了近代以来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多元,读者们可在欣赏其文学的美、设计的美、叙述的美的同时,于故纸间感知上海近代文脉的发展之路。
现场新增旧书收购,提倡好书流通共享
让书在爱书人的手中流通,是一件美美与共的好事。上次旧书市集期间“你家书房‘新陈代谢’了吗?”的回收旧书服务倡议受到了读者们的肯定与欢迎。本次“淘书乐”不仅售书也收书,将在现场新增旧书收购摊位,为广大读者提供专业、便利、个性化的旧书收购咨询服务,读者既可将家中积攒的旧书带到现场,也可在此处预约上门收购,让自家的书房进行一次真正的“新陈代谢”。这一服务将持续秉持循环、低碳、绿色、环保理念,也是“淘书乐”品牌“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理念的另一种延续。
讲座文创集章兼得,感知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除了淘书,本次樱花谷旧书市集还有大量可看、可听、可赏、可集的活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图书公司古籍修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朱静将在现场展示古籍修复技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韦泱将在28日与读者分享“我的淘书之路”;老期刊、旧平装版本专家陈克希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藏品部陈韻两位嘉宾将在29日“漫谈老期刊和旧平装”。同时,本次市集还有500余种各色文创产品可“淘”,不仅有极具文化内涵的印石汉砖、铜鱼镇纸、明清版刻赏真、桐阴论画等用、赏、藏兼备的文玩好物,还有《飞影阁画报》限量主题版画、戴敦邦原作版画等艺韵浓厚的文创产品,以及“老期刊创刊号封面”冰箱贴、“上海博古斋古籍善本”笺谱等可以让传统文化融进人们日常生活的创意作品。此外,“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还推出乍浦路桥、外白渡桥、山西路桥、四川路桥四款纪念图章和以上海邮政博物馆和上海大厦为设计元素的套章;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香港三联书店、上海博物馆等也在市集上推出丝绸之路、乐动上海,快乐“逗好”、时光记忆、海派文化、潮玩手作、香道美学等七大主题的文创好物,读者们可以在现场聆听黑胶唱片,品读旧书好物,多维度感知阅读与美好生活的关联。
在“世界城市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与巴黎将召开苏州河和塞纳河的“双河论坛”,塞纳河畔历史悠久的旧书摊和苏州河畔创新融合的旧书市集也成为另一种文化对话,有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有可阅读的建筑和城市,更有爱书之城的温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