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手册》如何历久弥新
王烨 贾娜 | 2016-04-01
收藏
摘要: 在机械设计领域,有一部工具书不能不提——《机械设计手册》,1969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至今已修订到第6版,传承半个世纪。

■王烨 贾娜(化学工业出版社)

  在机械设计领域,有一部工具书不能不提——《机械设计手册》,1969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至今已修订到第6版,传承半个世纪。且令人称奇的是,这样一部5卷合计2000万字的大型机械工具书,从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逾130万套。2016年,通过精心策划、精细编校、精美制作的《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以崭新面貌与全国广大读者见面。

  手册背后的故事 编写《机械设计手册》是从1967年开始的。当时我国没有自己的机械设计手册,设计人员使用的工具书,主要是翻译前苏联专家华西列夫斯基的《机械零件设计手册》。这部书虽然权威性很高,但内容有限,国情不同,并且全部“苏式”标准,因此不能完全适应我国机械设计和机械工业发展的需要。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的刘福祐、成大先等,自发联络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化工部第一设计院和北京煤矿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几十位工程技术人员,开始了手册的编撰工作。经过一年半多的艰苦努力,新中国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规模达300多万字的大型机械设计工具书终于脱稿。后几经周折,该书最终于1969年6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书介绍了各种常规和通用的机械设计理论、数据和技术,采用了机械设计的国家标准,介绍了国产材料和产品,反映了中国自己的科技成果和生产建设的经验,其中很多数据是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测算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在1969年到1979年第1版出版发行的近10年间,尽管当时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尚处于从不正常向恢复性发展的转变时期,但该书的发行量已达30万套。

  修订紧随科技步伐 任何一部精品著作的问世,都是编写人员与出版人员密切合作的结晶,《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也不例外。《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是2008年出版发行的。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第5版已逐渐不能完全满足时代和市场的需要,广大读者迫切需要反映最新技术和标准的《机械设计手册》。在这种局势下,化学工业出版社在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果断作出了修订的决定。在提高产品开发、创新设计方面,《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新增第5篇“机械产品结构设计”,提出了常用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的12条常用准则,供产品设计人员参考。第11篇“润滑与密封”增加了稀有润滑装置的设计计算内容,以适应润滑新产品开发、设计的需要。第15篇“齿轮传动”进一步完善了符合ISO国际最新标准的渐开线圆柱齿轮设计,非零变位锥齿轮设计,点线啮合传动设计,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设计等内容,如增加了符合ISO标准的渐开线齿轮几何计算及算例,更新了齿轮精度等。第23篇“气压传动”增加了模块化电/气混合驱动技术、气动系统节能等内容。在为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造创新,提供新型元器件和新材料方面,《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介绍了相关节能技术及产品,如增加了气动系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节能电机等。各篇介绍了许多新型的机械零部件,包括一些新型的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带减速器的电机、起重运输零部件、液压元件和辅件、气动元件等,这些产品均具有技术先进、节能等特点。新材料方面,增加或完善了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镁及镁合金等内容,这些合金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材料回收率高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高铁、计算机、通信元件、电子产品、纺织和印刷等行业。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