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综合类课程是在培养语言综合技能的基础上,同时教授英语词汇、语法、篇章及语用等知识,增加学生的社会、文化、科学等基本知识,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养。
多年来,外教社根据学生程度和院校特色已推出不同系列大学英语综合类课程教材,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推陈出新。我们将几大系列的大学英语综合类课程的教材及其配套资源做一梳理,为广大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师提供更专业的选择。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推荐使用大学外语类教材 《综合教程》(第二版) 选用当代英语常见语体或文体的典型样本作为素材,选文语言规范、富有文采;题材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并包含一定科普内容;体裁多样,语体兼顾书面语和口语。练习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针对我国学生的薄弱环节和实际需要,做到有的放矢;形式尽可能采用交互方式。各册测试卷按照四级考试新题型予以修订增补,注重提高学生的四、六级应试能力。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与“全新版大学英语”既有层次起点的区分,又有同脉相传的共核,共同构建从初级到高级,涵盖基础-提高-发展三个阶段的新一代大学英语教学产品体系。 《综合教程》立足本国,博采众长,采用折中主义教学理念,结合数字化新兴媒体手段,实践了“基于主题的从输入到输出综合训练”的路子。它的题材是当下的,语言是时行的。选文充分体现“新”的特点,真实有趣,引人入胜。同时注重中国元素,每个单元均有一篇有关中国的文章,促进文化对比,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遵循外语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注重词汇的复现,较多采用互动式、任务式等形式多样的练习。 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 2014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是此次评奖中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大学英语教材。 2012年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2007年被评为“‘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综合教程》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在选篇和内容布局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选篇兼顾经典性和时代感。 从选材到教学环节的设计,力图贯彻“聚焦学习者”和“聚焦文本”的理念,力求引导学生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按主题编排的形式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过程的层次性,而且能确保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使教材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产生易教、易学的效果。 《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综合教程含“基础级”“提高级”“发展级”3个级别。 大学英语(第三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2007年精品教材 教育部推荐使用大学外语类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教材特等奖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 该系列教材的经典性毋容置疑。 《精读》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规范优美,并注重趣味性、知识性和可思性;词汇练习环环相扣,重视词汇复现率;针对句型结构、常用词组和搭配、特殊用法等有专题讲解和训练,帮助学生学习地道准确的英语;对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中常犯的语言错误专门设计了用法练习;重视写作训练,强调微观与宏观的写作技能同时发展。 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 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精心打造,将外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外语教学发展趋势,旨在实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新目标。 《综合教程》坚持以认知语言学基于使用(usage based)的语言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构式学习为基础,形成语言知识的网络系统和概念范畴,秉承语言、文化、思维三位一体的理念与原则,为实现全人教育目标服务。 选材追求经典与现代、人文与科技有机融合。练习设计独具匠心:阅读练习既练技能又练表达能力,突出思辨能力培养;词汇练习突出词语的组合和相关知识的网络化,知识转化为能力;翻译练习并重准确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兼顾语言形式;写作练习提供解题思路、步骤指导和语言表达资源。 新起点大学英语 旨在满足高校艺体专业大学英语教学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综合教程》选文采用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的原则,着眼于艺体专业学生的共同特性,大多数选文与音乐、体育、美术、表演等领域相关,同时也包含一些通识类文章。特设中国文化板块,为学生将来从事艺术、体育等国际文化交流做充分的准备。 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操作性强,难度循序渐进,注重夯实语言基本功。学习和教学资源配套丰富。 新世纪大学应用英语 系列教材针对应用型高校学生特点和需求,重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打好英语基础,培养英语应用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综合教程》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依据,以国内外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习策略和综合文化素养。读写为主,听说为辅;以有效交际为最终目标,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选材内容具有时代性、人文性、基础性和实用性,体现应用特色。选文内涵丰富,主题贴近时代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练习形式多样,有新意,注重情景化, 鼓励课堂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融合语言能力的训练和语言知识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