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地球仪:赋能地理教育 助力课堂新革命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实习记者 孙 夏 | 2019-12-17
收藏

      AR是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的缩写,通过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巧妙融合,给人以直观的视觉体验。当AR技术遇到抽象的地理知识,两者的结合会带来哪些颠覆性的变革?近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对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旗下北京博目地图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宝山进行了采访。

  在传统中发展 传统的地理教学课堂,受制于纸质图书的篇幅与平面介质的限制,学生在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时,除了课本上的插图和文字,全靠自身空间思维能力的想象。基于地理教学中的痛点,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出品的AR地球仪用直观的视觉呈现,解决了教材中教师难以教学、学生难以理解的难题,为地理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马宝山看来,AR地球仪作为一项地理教学黑科技,“AR+地理教学”的创新,在今天依旧有非常大的突破意义。“现在任何科技展示手段,仍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新科技提升了内容展示方法。我们在前期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市场调研,征求了很多一线教师、学生、家长们的意见,准确地把握了地理教学中的痛点与难点,借助AR技术把传统教学里抽象的概念、难讲的东西给他形象化、视觉化、直观化起来。”马宝山介绍说,他以赤道、时区、等高线的内容讲解为例,在以往的教学课堂,老师会用线条、纸条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演示,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而AR地球仪结合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APP,通过球面识别与跟踪技术,准确地定位和跟踪实体地球仪的空间方位,用3D动画、互动模拟、文字解说、语音讲解等各种方式,让枯燥难懂的地理知识“活”了起来。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现实技术与地理教学的结合,为老师和学生创设了一种体验式和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不仅优化了孩子们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度,提高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主动的学习,帮助他们从不一样的视角去探知和发现世界的美好。这从根本上为传统的地理教学带来了变革。

  在发展中创新 在研发方面,从2015年项目启动开始,博目团队历时3年,于2018年推出AR地球仪。据了解,博目在软件与硬件产品上投入资金百万,其中技术人员的人力成本占大头。“现在市面上的AR地球仪能够去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送审的很少。我们在地图制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上,特别是内容的正确性和导向性方面,跟同类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博目严格做到对内容的三审三校。”马宝山说。

  下一步,团队正在研发针对教师群体的AR3D地球仪中学教学软件,计划明年推出。作为AR地球仪的升级版,博目将向B(教育机构)端发力,深入到学校一线,与各省教育部门联合推广。马宝山告诉记者:“我们的计划是进入教育部的教学目录,进入教材征订系统。现在提出了国产芯片自强要从娃娃抓起,数字化软件进课堂,促进教学互联网+,这些都是在响应‘十四五’规划的号召。”

  马宝山介绍说,博目在做AR地球仪时,就在考虑AI智能地球仪。“智能地球仪内容的容量很大,我们提供的绝对不是简单地跟平台打通接口——在现有的智能产品上安装芯片做一个附件产品,而是发挥内容优势,基于语音交互突出地理内容。”目前,博目正在编辑30万字的地理词条,并同步写进代码。

  对于未来,博目有着非常明确的产品规划。据了解,带有语音语义互问互答的智能地球仪是1.0版,未来博目计划还会与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美国瑞格地球仪公司合作打造中英文版智能地球仪,而规划中的3.0版将是视频地球仪。“我们要发挥内容优势,坚持我们的政治主张,明年我们会联合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利用国家地理的频道资源,将我们的AI智能地球仪打入北美市场。”马宝山说。

  在创新中坚守 数字出版所带来的机遇与压力,马宝山感触颇深。一方面,在产品方面数字导航地图取代了纸质地图;另一方面,新的业态让实体店受到了巨大冲击。但危机与机遇并存,博目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发挥内容优势,建立数字化平台,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的变革,将产品升级、改造、转型。

  “从工业革命到工业4.0,每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社会的百变,包括销售业态的变化,比如今天新媒体的销售,我们只能是顺潮流而动。”马宝山说。目前博目正积极地尝试通过新媒体、社群、短视频开拓市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向电商平台学习。

  作为中国地图出版集团自然资源部下属大型中央文化企业,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已成为国家法定地图的权威出版机构、国内地图出版的龙头企业。1997年成立北京博目地图制品有限公司,负责地球仪、立体地图、文教用品生产、技术研发和生产、相关技术咨询等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积累,博目已经成为了国内知名的特型地图产品制造商,服务于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并常年为中央国家机关提供政务用球。博目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宣传正确的国家版图知识服务。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