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场:书店争锋商业繁华区
王丽琼 | 2007-09-25
收藏
 

因为高校较多,长春市历来是东北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从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零售市场来看,前几年长春市场的图书力量此消彼长,变化不断。近年来,长春图书零售市场渐渐形成了国有书店以吉林省外文书店、长春市新华书店主导,民营书店以长春联合书城、学人书店为龙头,国有、民营书店在竞争中和谐共存的市场格局。另外,据长春市新闻出版局负责人介绍,目前长春市正在实施图书报刊批发市场和长春文化印刷产业开发区项目“两项工程”建设。其中新建的长春市图书报刊批发市场位于西广场附近,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可容纳二级批发单位150户。目前,主体即将完工,11月末竣工。新的图书报刊批发市场建成后,将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图书批发市场。

 

书店各显神通 “金街”斗法

近年长春的书店新开了一些,也因为各种原因消失了一些(比如文化图书城、人文书店、光明书店、桂林路新华书店等)。种种因素凑在一起,形成了目前的长春图书市场格局。长春市新闻出版局提供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该市目前共有国有书店近40家,民营书店近千家。虽然就资本总额来讲,民营书店和国有书店的比率不会像书店数量的对比这样悬殊,但是民营书店确确实实对国有图书零售业构成了有力的竞争。很多民营书店的经营如火如荼,比如联合书城和学人书店成为后起的两大民营巨头,各自分店林立。学人书店从1997年开办以来,不但在长春陆续开设多家分店,而且已经在北京、上海等文化中心城市站稳了脚跟。

长春“金街”——重庆路,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近年来重庆路的书业商战更是风云变幻:仿佛突然间,书店经营者们放开了手脚,开始认识到金街的价值,不少书店纷纷进驻金街。吉林省外文书店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传统意义上的书店由于过于强调人文环境而大多选址在学校密集区和文化教育发达的地方,但近年来由于发行利润趋薄和竞争的激烈,也不得不转换经营思路,开辟新的战场。当问到为何选址在寸土寸金的重庆路时,他坦承选址在商业繁华地段成本肯定大增,但如果经营得当,依托金街庞大的客流优势也非常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益,至少长期来看前景是非常好的。

书籍作为一种非生活必需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其市场的容量。在有限的市场里要想获得良好的经营效益,竞争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过去的书店最反感读者光看不买,现在很多民营书店不但不会干涉读者看书,反而设置舒适的椅子甚至咖啡吧、休息室为“只看不买”的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空间;很多书店经常开办各种讲座、课程、读者联谊活动,用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将书店从一个单纯的图书零售场所变为一个综合的文化休闲空间;过去很多书在长春本地根本买不到,读书人需要托人到文化中心城市买书,现在不仅是畅销书,绝大部分专业书籍都可以在长春几大民营书店买到。

民营书店的崛起,使得图书零售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长春市新华书店常务副总经理宋孟林认为,民营书店大量进入是好事,直接带来图书零售市场的巨大变化,资本来源、发行渠道、经营方式的多元化使得长春市的图书零售业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同时他也坦言压力增加了,有竞争才有发展,民营书店的竞争压力使得国有书店在经营体制、管理模式、信息采集、图书渠道等各个方面做出应对。他表示,新华书店要在网点布局、卖场规模上想办法、花力气,把握住重庆、红旗两店在重庆路商圈、红旗路商圈的优势;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陆续挤进桂林路商圈、东盛路商圈、长春站前商圈,使新华书店的连锁店在这些区域里占有一席之地。长春市新闻出版局一位负责人表示:从图书市场整体来看,民营书店的竞争对国有书店只有促进,没有挤压,因为长春市的图书零售市场潜力巨大,还有着十分可观的增量空间。图书零售业的竞争前景应该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专业书店后劲十足

随着出版市场的不断细分和发展,经营特色显著、专业化分工定位明显的专业书店成为趋势。

与综合性书店不同,长春市的专业书店大部分远离繁华路段,客流量有限但都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如南关区的建筑标准书店、长春市科技标准书店;宽城区的儿童书社、长春职业技术书店、信息建筑科技书社、古旧书屋;朝阳区的吉林测绘书社、长春三北电力科技书店、北方音乐书屋、学者法律书屋、医药卫生书店、贝思建筑艺术书店、医海科学书店、新育儿童书店、长春土木工程科技书店、吉林省艺苑建筑测绘书店、建筑专业书社、万科技术法规书店;绿园区的标准科技书店等。长春高教书店、吉林省外文书店等少数店则经营良好,这得益于两家书店销售的专业图书市场需求较大,书店又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行事。进口图书的权威性、外文图书的专业性使外文书店的总店、分店均有不错的口碑,长春高教书店则对高教类图书、信息掌握得比较深入,比如业界学术动态、前沿信息、发展态势等。为数不少的专业书店,也说明了长春专业书店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

业内人士认为,专业书店在货源上弥补了综合书店的不足,中小型规模更可以和大型综合书店形成互补,只要经营得当,专业书店后劲十足。长春有多家出版社,专业出版社投资,可以在自身理念的基础上,利用出版社的专业特色开展专业服务。在这一点上,东北师大出版社书店和高教图书有限责任公司高教书店,已经抢先迈出了一步。向行业纵深拓展,比如行业内相关产品的增值服务,也可以使专业书店具备可观的前景。如长春古籍书店,其拓展的书画社和相关用品的经营对支撑书店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旅游书店、动漫书店、医药书店,更有利于发展相关连带产品,并向同业其他业态拓展。总之,多样化、灵活性地挖掘专业书本身的增值信息和相关附带用品,向读者提供深入的服务,专业书店发展前景广阔。

 

书市促市民回归传统阅读

网络信息的日趋完善,使得纸质图书已不是人们阅读的唯一选择,网络出版物、电子图书给传统的阅读习惯带来极大冲击。据长春市妇联提供的一项千户家庭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该市市区只有12%的家庭有阅读图书的习惯,比5年前下降了3成;而通过上网阅读的有63%,比5年前提高了近6成。

为了引导市民向传统阅读习惯回归,长春书业各方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举办了连续12届长春书市,事实证明,这种引导取得了积极效果。在不久前结束的第12届长春书市上,仅第一天就接待读者达8万余人次,销售码洋达87万余元,20余万册。据书市统计资料显示,人文、社科、历史类书籍比较受长春市民青睐。另外,在长春,很多人在买书的时候很少有明确的目的性,大部分都是在浏览之后才买下来。作为位于重庆路这条市内最繁华的商业街上的书店来说,更是如此,大部分行人都是路过书店后进去看看,买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位读者告诉记者,他去大商场买东西时路过书店都会进去看看,至于买不买书那就要看心情了。所以书店如果能了解读者的“心情”,在经营服务上营造出舒心的环境,就能赢得读者。据了解,“会员制”、“读者俱乐部”、“优惠卡”、“茶座”等形式都已经在长春的大小书店纷纷涌现,但是否能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由于读者层次的不同,对书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长春各书店的经营者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从而选择错位经营。例如重庆路上的一些书店虽然在市场定位上还存在很多直接的竞争,比如在休闲期刊、教辅材料、音像产品等方面。但在具体的经营风格上又有所差别,比如外文书店突出其外文资料的齐全,新华书店在教育类书刊上占优势。一家民营书店经营者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由于图书在定价上是一样的,单纯从价格上竞争已经不可能。书店以后的竞争只会向服务化、专业化方面发展。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