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书房布局 新华书店如何发挥作用?
金兰平 | 2020-06-08
收藏
摘要: 在政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进程中,作为国有文化企业的中坚力量,新华书店与城市公共图书馆、各大学校图书馆及村(社区)农家书屋、乡村书吧(农村文化礼堂)等一样,是推动城乡居民阅读工程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近来全国各地兴起的“城市书房”,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一项举措。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图书馆,它是一项政府主导、企业协同、民众参与、职能部门推动的文化事业,致力于满足个性阅读,定向服务于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既是营造阅读气氛、推动全民阅读的个性图书馆,又是分享交流、促进文化创新的城市文化驿站。目前有自助型图书馆和综合型书房两种运作模式。

自助图书馆式的城市书房,主要由各地图书馆根据“书房”的建筑面积、书架容量,配置一定量的图书及电子书借阅机、电子报刊借阅机系统,采用RFID技术进行图书借还业务,实现读者自助服务。

综合型城市书房,是指兼具自助型图书馆功能,提供图书、文创产品、饮品简餐消费和文化休闲、艺文展览、交流服务等服务的书店,主要有独立单体店、连锁直营店及立体化的运营服务模式相结合的加盟店三种类型。

新华书店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以开放的姿态进入城市书房建设,在网点的布局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呢?

下面,就浙江柯桥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在参与绍兴市柯桥区城市书房合作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市场角色、完善运营模式,努力实现双效益为目标的案例,跟同行作一分享。

图片7.jpg

案例一:柯桥湖西路城市书房

位于柯桥区湖西路846号的柯桥新华书店有书会—城市书房,是侨都一品小区的东出入口,是由一座长期被小区居民诟病的废弃垃圾中转站改造而成,产权由原柯桥区综合执法局移交到区文旅局后,柯桥新华书店以合作共建的方式参与其中建设运营。自2018年12月底开业以来,成了周边市民及新柯桥人的网红打卡地,所在小区的房价也因“化腐朽为神奇”的垃圾中转站改造成市民的会客厅而高涨。湖西路城市书房的顺利开业,给了市民对城市书房真切的文化体验,得到了柯桥区人大和政协代表们的广泛认可,2019年初,城市书房建设正式被纳入柯桥区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

“有书会”是柯桥新华书店与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一家综合型城市书房,政府给予八年的免租合作,给后续的自营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室内350平方米面积,设有人文社科、儿童绘本图书及文创产品陈列区、自助图书馆、有书房、文化活动区及有茶有咖简餐区。室外临湖500平方米的独立庭院和露台,为举办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及创收提供了可能。

有书会经过2019年整一年的平稳运行,虽没有达到预期经济目标,但社会效益超了预期:它重塑了新华书店在柯桥市民心目中原本传统的形象;引领了作为民生实事工程之一的柯桥城市书房建设的方向;成了柯桥这座时尚城市的文化地标,是柯桥文化人交流分享的活动场所,也是周边小区居民的文化会所。

然而,在政府倡导与民众支持的主流看好大环境下,有书会能否可持续发展依然存疑。众所周知,实体书店运营的成本主要包括租金、装修投入、人工成本、商品采购、水电等费用,按建店初期预估(租金因免而忽略),有书会全年的经营成本需要折旧分摊(装修投入135万元,其中政府以每平米1600元作为补贴,封顶60万元,抵减后按八年期)每年约9.5万元,人工加水电费35万元(政府保障三年运营补贴,每平米300元,每年10万元封顶),图书及文创商品、水吧原料采购姑且不算,每年44.5万元的消耗如果没有足够的营收做支撑,是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有书会城市书房第一年的营收数据如表所示。由表可得,从去年全年完成的70万元营收数据分析,其中水吧占比51%,平均毛利近18万元;图书占比39%,平均毛利7.6万元,文创及其它占比10%,平均毛利近3万元,合计总毛利28.6万元,忽略其他运营费,加上政府一年10万元补贴,有书会第一年亏损额约10万元。第一年的运营,有书会城市书房的经济效益很明显是亏损的。 

               表 1 2019年有书会城市书房毛利分析表                             单位:万元

营收毛利

经营项目

进销差价

 

支出

开支项目

开支金额

水吧

18

原料采购

/

图书

7.6

房屋租金

/

文创

3

人工水电

35

政府补贴

10

装修投入(折旧分摊)

9.5

总计

38.6

总计

44.5

为达到盈亏平衡,本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多管齐下,降低运营成本。依据浙江新华ERP系统数据,我们从流量、成交时段、客单量、销售的分类排行等作了分析,在确保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将运营成本降到最小。下面以列表形式说明调整的必要性。

表 2 调整措施一览表


调整前

调整后

备注

营业时间

8:30—21:00 

工作日:11:00—20:30

节假日:10:00—21:00


水电费

5万元

4万元

水电费节约1万元

人员配置

5人

4人

人工成本节约6万元

合计

35万元

28万元

费用成本降低7万元

如上表所示,营业时间和人员配置的调整,能减少水电费和人工成本的支出。第二年开始,在“有书会”品牌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利用春秋两季户外场地的创收,当全年营收达到80万时,基本能保本。当然,到第四年,如果政府每年10万元的运营补贴取消,还需要完成30万营收的增量来确保实现盈亏平衡。目前正在筹备上线的有书会微店,将逐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使经济效益目标同步体现。

图片8.jpg

案例二:柯桥太平路城市书房

柯桥新华书店第二家直营城市书房—东周有书会,位于柯桥太平路东周小区口,是原华舍街道东周社区的服务中心改建,由街道免费提供场地。道路两头分别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经营定位则与湖西路城市书房有较大差异。主要以社区书店方式运营,给居民及周边学校家长、学生提供文化需求便利是最大服务目标。业态较为丰富,一楼以人文类图书为主,兼营文化用品、数码文创、学习桌水吧简餐,设学生自习室;二楼以儿童低幼、教辅读物为主,兼设亲子活动区、读书沙龙区,经营面积450平米,含自助图书馆100平米,微店申请上报中。

    太平路城市书房的经营人员是书店内部以自我报名形式招聘一名店长,择优确定的,协议一年承包运营,书店第一年贴补14万元的人工费,用以店长支付招聘人员工资,营收和毛利作为业绩考核的两个指标,运营近四个月来,前景可期。计划第二年运作前在分析各类数据的基础上作合理的调整,确保盈利,努力使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成为样板。

那么,目前浙江新华集团麾下的柯桥新华书店有什么优势可以在城市书房建设中发挥其作用呢?

第一,有71年做书店的理念传承和10年做零售图书综合卖场的创新举措。

柯桥新华书店的前身是绍兴县新华书店,于1949年建店以来,始终坚守图书主业不动摇,传播文化不懈怠,在传承和探求中创新经营理念。随着柯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柯桥新华书店也由原来以农村图书发行为主向以“用户思维”为导向,经营零售卖场、拓展团购为重心转变,通过狠抓员工培训、苦炼内功、有效激励,使团队服务理念和业务技能有更大精进。在“书业情怀、商业智慧、职业操守”的追求中,实现了零售卖场九年销售额翻两番的成果,还多次荣获全国级荣誉,喜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第二,有浙江新华集团强大的后盾做依托。

浙江新华自主研发的ERP业务系统、下沙先进的物流基地、全国各地出版商以及与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的多平台合作,能保障业务流程精简、快速、高效,能更精准对接客户个性化需求服务。不久将上线的智慧书城服务平台,将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用户画像、会员营销、产品分发、社群运营、内容生产的商业闭环。

第三,有整合资源和融合业态的能力。

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向往越来越迫切,以经营图书为主的国有柯桥新华书店背后除了省店集团,还有全国各大出版商,各大出版商旗下的多位文化界人士都可以作为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有效资源,结合柯桥地方需求,随时可以对接服务,品牌阅读推广活动“笛扬读书会”、“笛笛绘本故事会”、“朗读者”、“名家进校园”已使5万人次受益;引进与图书关联度较大的多元业态合作供货商,也是柯桥新华书店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创新经营理念。先后引进的晨光生活馆、数码电教产品、咖啡简餐、花艺绿植、各类文创、眼镜、校服、学习桌、机器人培训等,极大丰富并满足了柯桥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第四,有“绍兴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天猫店”“浙里有书”“有书会微店”等线上平台的互动引流,在城市书房实现营收的过程中,这些平台的有效利用,将为实现两个效益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城市书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新华书店是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