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ChatGPT以其强大的信息整合和对话能力惊艳了全球,一度占据全球媒体舆论关注的C位,热度迄今居高不下,人类迈入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越来越急促了。
ChatGPT会导致现有诸多行业从业人员失业,从而演变为一场无与伦比的科技革命。ChatGPT在自然语言处理上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这款人工智能聊天软件能够在几秒之内完成一篇高考作文、大学论文……一时间与真人写作的文章真假难辨, 更是引起了教育界文化界的广泛讨论。
于丹教授评价一份ChatGPT写的高考作文,她用了这样一句话:“答案绝对正确,但毫无灵性和才情。”她说,人的才气与个性永远是机器不可替代的。
试验者拟了一个文学理论批评的命题,请一位真人研究者和ChatGPT各写一篇,在不告知真相的情况下,将两篇论文同时提交给一位该领域的大学教授,教授说:“其中一篇文章用词偏于宽泛,未有创见。相比之下,我更愿意与另一篇文章的作者交谈。”教授所说的前者正是ChatGPT所写,而他希望交谈的作者,正是真人。
至此,ChatGPT在使用上仍然存在局限性,是一个显然的事实。但ChatGPT的进化日新月异,谁也无法断言在未来这款聊天软件会进化到什么程度,正如谁也无法想象在越来越迫近的人工智能时代,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将会为你、为我、为人类的尊严而进行怎样的战斗。
现在,暂且让我们把这份激动留给科幻作家,将ChatGPT回归到工具属性(从溯源角度,ChatGPT是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程序后面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可以通过信息搜集、人机交互、机器自我学习,达到“像人一样思考、对话”的效果。那么我们人类,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在坐在屏幕前与ChatGPT对话之时,就要做好准备,好好运用这个高科技的工具),将话题落到作文上,来看看: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孩子面对作文,要从哪里入手开展练习呢。
有没有人能三言两语就把作文这事说清楚啊?
众所周知,作文很难教,可以说自从有“文章”以来,无数的作文技巧、作文攻略、作文心法……汗牛充栋;各路作文高手:高考状元、满分作文、写作能手、知名作家、语文教学专家……纷纷登场;纸质的图书、边走边听的音频、真人动画结合的视频,多种媒介融合的作文材料……此起彼伏。
可是,且不说古人就被自己炮制的“八股文”套路所困,面对满桌满屏的学习资料,今天的孩子也是学得头晕脑胀人仰马翻,家长呢,急得抓耳挠腮原地打转。一下笔,要么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要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要么枯燥乏味流水账簿……这些“毛病”一旦形成便很容易具有巨大的惯性。
作文,这个令孩子头疼家长头秃老师犯难的问题,还有没有解决办法了?
作文是不是真的那么难,有没有谁能三言两语就把作文这事说清楚啊?
还真有。
这三句话是:
◆“快看,是什么”
◆“什么时候,在哪里,谁把什么用什么方法,结果怎么样”
◆“为什么,怎么做的呢”
《作文启蒙课》
这三句话来自日本作家前田安正所著《作文启蒙课》,前田安正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在写作方法上很有研究,曾出版过畅销书,在多国拥有数以万计的拥趸。
《作文启蒙课》以轻松萌趣的绘图、简洁易懂的魔法故事,反复连环运用上述三句魔法咒语,讲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克利奥和帕特拉从畏惧写作文到快乐地写出好作文的成长变化过程。
《作文启蒙课》内页
三句魔法咒语的魔力在哪儿呢?
这三句话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我们通过书中的一个例子来拆解这三句作文魔法咒语。
在一个晴朗的早上,克利奥和帕特拉准备在母鸡的运动场找鸡蛋做早餐,鸡妈妈告诉她们要把脸贴近地面去找,姐妹俩找到了好多鸡蛋,有的还粘着鸡妈妈的屎,在一路寻找的过程中,她们还遇到了一只玩水的青蛙。她们带着拾到的鸡蛋去到了诗织外婆家。
掌握了三句魔法咒语后,克利奥的作文如下:
帕特拉的作文如下:
姐妹俩的作文活泼泼地充满童趣,却又其趣迥异,不过她们用的方法是相同的,那就是三句魔法咒语。我们来看看她们是怎么用的。
第一句:“快看,是什么”。
这句魔法咒语的意思是写作者要通观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在上述事件中,描述了早上找鸡蛋的全过程,孩子们先要带着上帝视角来全盘掌握,这个过程就需要很强的观察能力。
观察天气、观察环境、观察事情中出现的角色、观察过程中出现的事物;观察动作、观察声音、观察颜色、观察气味;观察自己在观察中的反应,体会自己的感受,同时当然是带着思考去观察……这是训练上帝视角观察全局的客观能力。
第二句:“什么时候,在哪里,
谁把什么用什么方法,结果怎么样”。
这句魔法咒语的意思是观察者需要对事件进行总结,这就强调了观察者的主观视角和个体特性,“一千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事物的关注点、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产生的感受也是千差万别。
例子里,克利奥的关注点是找鸡蛋,关注的是由她自身作为人而言驱动发生的事件。帕特拉的关注点是青蛙,关注的是事件中的他者,是亲近自然的视角。
所以,别小看这一句总结,通过这个总结,每个人做事情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就出来了。姐妹俩的个性差异由此可见一斑。尊重自我个性和特质,这就是创新性思维的发端。
第三句:“为什么,怎么做的呢”。
这句魔法咒语强调的是每个人对自己关注的独特侧面进行追问探究。
克利奥仔细描述自己把脸贴近地面时看到了花草的根部,捧在手里的鸡蛋是温热的,并且她注意到,有的鸡蛋上还粘着屎这个极具生活化的细节,并产生了“大吃一惊”的反应,十分地动感。
帕特拉认真描写青蛙是”绿油油的“,青蛙的眼睛是“炯炯有神”的,青蛙的职责是守护池塘和大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这句魔法咒语一箭三雕:
一是每个人借由自己的眼睛、自己的笔触,生而为人的独特气质秉性就体现出来了,个人的情感意志也得以传递。
二是锻炼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三是给了自身创造性表达的出口,借由自身与事件的交互,以自己的文字,让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滋养,这种滋养让人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而这正是人的成长进步和人类成长进步的源动力。
三句魔法咒语拥有着无敌魔力,究其原因,一是遵循了创作领域所需的逻辑思维底基的顺序:先要客观观察了解(上帝视角观察全局),再以主观感受去选取材料(创新性思维),再以个体感受加思考去表达(创造性表达);二是充分张扬了尊重了创作者的个性,也即前文于丹教授所说的”灵性和才情”,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具有感染人、启发人、鼓舞人的力量。
三句魔法咒语可以连环使用,在每一句里可以灵活运用其他两句,如此循环往复。
怎么循环使用呢,大家可以读读这本薄薄的小书,看起来是一本低龄的桥梁书的样子,实际上,大道至简,不仅刚提笔的蓬头稚子可以走上爱作文的阳光之路,即便是成人的我们,只要面临写作这件事,更可以把这本小书越读越厚。
《作文启蒙课》
(日)前田安正
文实 译
《作文启蒙课》以轻松萌趣的绘图、简洁易懂的魔法故事,讲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克利奥和帕特拉反复连环运用三个魔法咒语,从畏惧写作文到快乐地写出好作文的成长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