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研学旅行设计
作者:朱传世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定价:48元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的后人,我对教育的题材,始终有一份特别的关注。阅读本本的过程中,又有了一些思考,本书所研究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制度,是一项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书中已经全面阐述了研学旅行制度的各方面的问题。在此,只对两个方面,做一补充。
首先,即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的教育公平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就教育领域而言,公平成为越来越突出的诉求。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结束了解决匮乏的问题的阶段,进入了更注重科学技术成分,更讲究综合性的阶段。相应地,前一个阶段的,只要勤勉,能及时抓住机遇,就可以实现自己的阶层跃升的,普通中国人的取得人生的成功的基本经验,已经被必须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以及在更深广的层次上,把握时代的趋势的能力,才能保住自己现在的阶层,并抓住机遇,实现阶层跃升的现实趋势的认识所取代。这种新的认知,与东亚社会传统的“惟有读书高”的社会观念相结合,形成了对教育公平的巨大的渴望甚至焦虑。
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教育公平,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仅仅靠家庭的努力,以及受教育者的勤奋加天分,是无法弥补不同的家庭背景对受教育者的眼界、能力等综合素质形成的制约的。必须正视的现实是,更有家学渊源、社会资本、经济实力的家庭,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的传承依托,乃至接触各种信息、观念、训练的条件,已经是不可逆地实现了彻底的分化。市场经济,就是要以竞争为基本的动力和筛选的机制。而每一代竞争的结果,就会向后代叠加传承,这是在市场经济和家庭存在的前提下,社会分化的基本逻辑。对此,我们只能适应并尽力加以调整修正,不宜也不可能简单地否定。而研学旅行制度,则是在全国人民的收入水平、经济能力,普遍可以支持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以公共政策推行的,使原本不得不“死读书、读死书”的,家庭背景一般的受教育者,可以直接“被动”地接受全面素质的,特别是信息、眼界的提升拓展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个中道理,书中已有阐述。相信随着研学旅行的推展,在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会被整个社会越来越深切地认识。
第二个问题,就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养成的问题。所谓“素质”、“能力”,首要的就是准确深刻认识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形成正确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的能力。就个人而言,即所谓“三观”;对国家社会而言,即所谓“濡化能力”。个人的观念形成发展,国家政权的濡化过程,是一个贯穿整个人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所接受的信息是海量的,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每一次信息冲击,效果也是不同的。有些看似热议的事件,只具有半个月之内的时效。而有些信息,则是可以彻底塑造一个人的一生的观念的。中小学的学生,在其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无疑是“系好第一粒扣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一次深刻有效的教育,就可以塑造他们的一生的信念。
当今的现实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社会利益主体也日益多元分化。相应的,各种观念、信息,利用越来越发达的传播手段,就会随时对中小学生的观念进行冲击塑造。在研学旅行中,让学生感知以实物为载体的,中国历史的种种记忆,现实的发展成就,其对学生观念的把舵定向的作用,在此不必赘述了。
同时,还应该意识到,任何时代的少年儿童,都是真正地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可见的未来的。在这个“日新月异”已经不是一个比喻的时代,少年儿童,其实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见的未来的最敏感的群体。他们没有自己的系统地阐述的能力,但却可以在只言片语地质疑、互动中,启发有心的成年人,完成历史、现实与可见的未来的碰撞、互动、激活,从而使国家的濡化能力,以及市场经济主体、科研科普机构的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判学科专业前沿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也是我们可以期待的一个前景。相信真正的有心人,同样会在研学旅行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有越来越多的收获。
以上只是编者的一点初步的认识。相信各位关注教育的家长、学生、教师等,在阅读本书后,更在研学旅行事业推展的过程中,会有越来越丰富深切的真知灼见。相信研学旅行事业,会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研究撰述的经验,最终形成新的教育、经济、社会的理论研究的成果。
期待着蓬勃发展的中国社会,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知行热土!
供稿人:陈 麟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