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黄浦江,半部上海史——《黄浦江古今影像集》刊行问世

2024-08-19
收藏

近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编制,牟振宇主编,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黄浦江古今影像集》刊行面世。

图片1.png

《黄浦江古今影像集》封面

《黄浦江古今影像集》按照空间顺序,记录着从淀山湖起至黄浦江下游吴淞口止的一个个精彩历史瞬间,全面展现了黄浦江两岸城市面貌的历史巨变和上海港丰富多彩的历史景观变迁。主要内容涉及黄浦江疏浚、上海港开发、码头建设及两岸土地利用、工厂、货栈、商行乃至航运、船舶和航道疏浚等影像记录,是首部以上海母亲河黄浦江为主题的古今影像集。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收录并首次公开了大量珍贵历史照片。这不仅为上海史研究者提供不可多得的时空材料,而且为读者再现往昔的上海,为新时代上海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传承提供历史借鉴,并为加快推进上海市“一江一河”沿岸滨水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交流和展示窗口。

一、海港的历史变迁:从“小杭州”到国际大港

唐宋时,吴淞江为太湖唯一下泄主河道。宋政和年间,在青龙镇设市舶司,海舶辐辏,贸易发达,号称“小杭州”。南宋后期,吴淞江下游河道逐渐淤塞,青龙镇的海上贸易则为其下游的上海镇所取代。明永乐二年,尚书夏原吉将吴淞江支流黄浦江改为直流入海,为太湖地区主泄水道,吴淞江则变为其支流。黄浦江形成后,为上海港的后起之秀——十六铺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图片2.png

凤楼远眺(画工曹史亭临摹,反映了清道光年间十六铺“一城烟火,半江舳舻”的繁盛景象)

1843年上海开埠后,发展迅速。最先来沪的外国人率先在外滩租地,营造居住、办公两用的二层西式建筑(如怡和洋行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从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到领事馆路(今北京东路),外滩已有11家洋行建有西式洋房。

图片3.png

19世纪50年代外滩油画

图片4.png

20世纪20年代初的外滩

凭借着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黄浦江孕育了上海港,成为中国最大、世界著名的国际大港。黄浦江滨岸还发展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民族企业的聚集地。至1930年,黄浦江两岸聚集了包括棉纺织、缫丝、面粉、印染、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等百余家工厂、企业,众多名牌产品驰名海内外。

图片5.png

1927年工厂林立的陆家嘴区域(图中左侧为陆家嘴)

图片6.png

1931年浦东滨岸工厂林立

图片7.png

位于杨树浦路670号怡和纱厂厂房(1917年)

图片8.png

1908年—1910年,正在建设的蓝烟囱码头(即民生路码头的前身)

图片9.png

复兴岛的吹填工程完成记录(1928年5月,上海浚浦局完成复兴岛的吹填工程,当时称周家嘴岛,1947年为纪念抗战胜利改今名。复兴岛建成后,成为上海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拓展了上海港的空间范围)

二、黄浦江疏浚工程的艰辛历程

黄浦江疏浚工程是近代上海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黄浦江疏浚工程对于上海港国际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黄浦江古今影像集》系统收集了1905年—1937年黄浦江整治期间的施工照片、挖泥船等宝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在100多年前机器尚不发达的时期黄浦江整治工程的艰辛与不易。另外还收集了各类疏浚设备:挖泥船、吹泥船、拖轮、测量船等。这些历史照片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图片10.png

施工工人等待潮起、沉放柴排

图片11.png

施工工人合影(黄浦江疏浚也是羊角车“推”出来的)

图片12.png

施工工人正在制作柴排

图片13.png

在北港嘴施工的“上海号”挖泥船

图片14.png

上海求新造船厂建造的100方链斗挖泥船“海鲤号”在外白渡桥一侧施工作业(1923年)

图片15.png

复兴号挖泥船(1938年)

一条黄浦江,半部上海史。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并继续推动着上海城市发展的年轮奋勇向前、永不停息。《黄浦江古今影像集》的出版,是对黄浦江及其沿岸历史变迁的一次全面梳理和展示,不论对厚植“一江一河”历史文化底蕴,深化上海航运历史研究,还是对增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黄浦江的奔腾不息,上海的城市发展必将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供稿人:卢贵波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