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痴迷于天赋的世界。我们赞美学校里的天才学生,体育运动中的天才运动员,音乐上的神童。但是,羡慕那些一开始就有先天优势的⼈,可能会让我们忽视我们自己可以走的距离。我们低估了我们可以学习的技能范围以及我们能变得多好。我们都可以在改进方面有所改进。
《隐藏的潜能》为每一个渴望提高抱负和超越期望的人或组织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亚当·格兰特将突破性的证据、惊人的见解和生动的故事编织在一起,带我们从教室到会议室,从操场到奥运会,从地下到外太空。他表明,进步与其说取决于你有多努力,不如说是取决于你学得有多好。成长与你拥有的天赋无关,而与你培养的性格有关。格兰特探讨了如何建⽴角色技能和激励结构,以实现我们自己的潜力,以及如何设计系统,为那些被低估和忽视的人创造机会。
每个少年得志的莫扎特背后都有无数个大器晚成的巴赫,只要掌握了适当且科学的方法,即使机会不来敲门,你也总有办法为自己建造一扇门。
《隐藏的潜能:实现更⼤成就的科学》[美]亚当·格兰特著 徐娟译/中信出版集团出版/69.00元/ISBN:978-7-5217-6821-3
书摘
人们普遍认为,“伟大”大多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塑造的。我们会因而赞美学校里的天才学生、体育界的天才运动员以及音乐界的神童。但成就伟业不一定非得是天才,我的目标是告诉你,我们寻常人要如何提振士气,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为一名组织心理学家,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推动我们进步的力量。我所学到的东西可能会挑战你对个人潜能的一些根本性认知。
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调查了音乐家、艺术家、科学家和运动员出众才能的根源。他们广泛采访了120位杰出人士,包括获得古根海姆奖的雕塑家、享誉国际的钢琴家、获奖数学家、开创性神经学研究人员、奥林匹克游泳运动员和世界级网球运动员,并采访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教练。研究者惊讶地发现,这些成就非凡的人士,只有极少数曾是所谓的神童。
在后来成为雕塑家的人中,没有一个在小学时被美术老师夸赞过天赋异禀。钢琴家中在9岁之前就获过大奖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多只是在与兄弟姐妹或左邻右舍相比时显得更有一些天赋而已。虽然被调查的数学家和神经学家在中小学时期就成绩优异,但与班上其他优等生相比,也不算特别出众。几乎没有游泳健将在早期比赛中创造过纪录,他们大多有在地方比赛中获胜的经历,却没有赢得过地区或全国冠军。而被调查的网球运动员大多在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前几轮就败下阵来,之后沉潜数年才成为当地的顶尖选手。他们受教练器重,不是因为天资过人,而是因为非凡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有赖于一位让学习变得有趣的教练或教师。“世界上有一个人能够学会,所有人都能学会,”这位首席心理学家总结道,“只要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
近来的证据表明,学习条件至关重要。要想掌握一个新的数学、科学或外语概念,通常需要7到8次的练习。从小学到大学,成千上万的学生都经历过这么多次的练习。
当然,也有学生不需要太多次练习就可以出色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比旁人学得更快,他们的理解速度与同龄人并无二致。让这些学生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在第一次练习时便已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一些学生因掌握相关学习素材而学得较快。另一些学生则是父母或其他人很早之前就教过他们,或者他们提前先自学过。有些看似源于天赋的差异,其实往往是机遇和内驱动上的差异。
我们在评估潜能时,往往容易犯一个根本性错误:我们习惯于追溯起点,即看到那些立即可见的天分。在这个沉迷于天赋的世界里,我们认为,能够迅速脱颖而出的人最有前途。但是,人们的杰出成就与最初资质之间差异巨大,如果我们只凭最初资质就断言人们的未来,那么他们的潜能将难见天日。
你无法从人们的起点判断他们的未来。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机会和内驱动,任何人都能够练就技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潜能并不取决于你从哪里开始,而在于你能走多远。我们不需要过分关注起点,而应当更多地关注所走之路。
每个少年得志的莫扎特背后都有无数个进步缓慢、大器晚成的巴赫。他们并非生来就拥有神秘的超能力,他们的技能大多是后天努力得来的。取得非凡进步的人很少是天生奇才,他们的神力都需要后天的培养。
忽视后天努力的影响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它会使我们低估通过后天努力所能获得的成就和所能学习的才能范围。我们会因此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设限。固守狭窄的舒适区,我们会错过更广阔的可能性。我们会对别人的潜力视而不见,关上机遇之门,也将世间更多的美好拒之门外。
不断超越自我的长处,是我们发挥潜能、达到巅峰的不二法门。但是,进步不仅仅是实现卓越目标的手段,因为不断进步本身就是一项颇有价值的成就。我想要阐明的是,我们如何才能在不断进步这方面更进一步。
本书所讲无关野心,而关乎抱负。正如哲学家阿格尼斯·卡拉德所强调的,野心使你专注于你想要取得的结果,而抱负使你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问题不在于你能否腰缠万贯、摘得桂冠或荣誉等身,这些地位的象征并不能代表进步。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你成长了多少。而成长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成长开始于一系列通常为我们所忽视的技能。
供稿人:陈 麟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