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二小学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探索课内外阅读整合的内容和形式,并形成“达标闯关”的评价方式。
学校将课外阅读和经典诵读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单周上课外阅读课,双周上经典诵读课。在经典诵读课中,学校将《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龙文鞭影》等经典选入诵读范畴,并配备专职诵读教师,累计诵读篇目逾200篇。
1~2年级的课外阅读课由图书管理教师任课,教师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还教授学生图书借阅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3~6年级的课外阅读课由语文教师任课,教师按照“精心设计,课前推介——自主选择,静心阅读——畅所欲言,读后分享”3种课型进行授课,每学期至少完成2本书的阅读指导。学校通过时间保证、方法指导、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
为进一步加强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学校经过2年的实践研究,在课内外整合的教学形式上有所突破,探索出“先学后教9·3结合式”的教学模式。其中,“9”即是用9课时完成单元整合学习:2课时完成“学前检测课”,3课时完成4篇课文的“对比学习课”,3课时完成“读写结合课”,1课时完成“学后检测课”;“3”即是留出3课时用来阅读涉及选文的名著。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深入阅读提供了时间保证和方法指导。
学校对于书香班级的评选参考3项指标:阅读成绩占50%,经典诵读成绩占40%,图书借阅成绩占10%。经综合评定获得“书香班级”称号的班级,学校予以集中表彰并授锦旗,荣誉称号的期限为一学期。
针对课外阅读测评,学校采取“达标闯关测试”及结合平时考查的方式。平时考查由语文教师完成,考查贯穿学期全程。测评总计100分,平时成绩占20分。“达标闯关测试”占80分,试卷由学校成立的出题团队完成。一位校级或中层领导担任年级出题组长,各学科教师组成出题成员。值得注意的是,出题教师必须和学生共同阅读书目图书,试题均出自书目涉及的图书,并依据60%“达标试题”及40%“闯关试题”的比例出题。出题组长有20分的新题赋分权,负责把关、整合,最终形成完整的测试卷。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课外阅读“达标闯关测试”,测试后结合平时成绩计算班级平均分、达标率、优秀率等数值。学生成绩达到60分即为达标, 70~79分被评为“阅读小学士”,80~89分被评为“阅读小硕士”,90分及以上被评为“阅读小博士”。学校以喜报、证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表彰,课外阅读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
学校根据经典诵读内容制定《乌市第62小学诵读达标升级手册》,列出6个级别的过级篇目,每个级别分为必背篇目和选背篇目。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测评,由学生担任“抽测官”,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交叉抽测。每年有400多名“小抽测官”对2000多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现场抽测,根据抽测成绩确定达标等级,并填入个人考级证书中。班级抽测成绩排在前三名的学生分别被冠以“诵读小博士”“诵读小硕士”“诵读小学士”称号,由学校表彰。据统计,各年级分级达标率在85%以上,并逐年递增。
依据《乌市第62小学图书借阅管理办法》,图书借阅成绩占10分,全班85%的学生学期图书借阅量达到6本及以上得满分,不达标者不得分。此项由图书管理人员根据各班实际借阅情况进行赋分。
本期特别推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五所小学开展书香校园建设的经验:
乌鲁木齐市第122小学:构建整本书课外阅读链接体系
乌鲁木齐市第十三小学:开展“月月有活动 班班有特色”的阅读活动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二小学:探索“达标闯关”评价机制及“先学后教9·3结合式”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五小学:以“菊文化”为落脚点开发国学课程
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二小学:深入挖掘图书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