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十三小学倡导“一篇带一篇”、“一篇带多篇”教学模式,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做到“月月有活动 班班有特色”。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第十三小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一篇带一篇”、“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拓展阅读面。除了语文课上的阅读,其他科目也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课外阅读。比如,学校数学教师开展“从绘本故事中学习数学”活动,即让学生从数学绘本中学会数学知识。除此之外,科学、美术等学科教师向学生推荐与学科相关的科普、文艺类图书。
学校以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优秀阅读班级,做到“月月有活动 班班有特色”。学校每年4月开展为期1个月的读书节,各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学校、家庭相结合的阅读活动。学生根据年级阅读专题内容,以独特的形式向全校展示阅读心得及成果,如“国学经典心中藏,古韵书香伴成长”吟诵表演专场、以“书香满校园 悦读伴成长”为主题向全校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共读一本书的阅读分享活动、“跳蚤市场好书共分享——大型换书”活动。据了解,读书节期间学生最喜爱、最盼望的是“作家进校园”。在“作家进校园”活动中,通过和作家近距离的交流,学生激发出了阅读热情。
在学校的引领下,各班也积极推进课外阅读,逐渐形成班级特色。例如,二年级三班教师蔡梅从一年级学生入校开始,就按照家庭住址把学生分成阅读小组。每组7~8人,小组每月开展1~2次阅读活动,通过组内共读一本图书交流阅读感受,提升阅读能力。五年级六班教师魏向芸一直坚持开展阅读工作,她运用“阅读存折”“亲子阅读卡”“个性阅读卡”等方式督促学生坚持阅读。魏向芸每月列出全班共读书目,并在月末进行阅读分享。
结合学校课外阅读开展情况,德育处大队部将每周三早读的半小时作为全校经典诵读时间。各班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晨诵活动,从五言绝句到七言律诗,从易到难、从少到多,让学生在吟诵国学经典中体会中国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各年级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每个学期,班级内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汇报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经典诗歌的理解。
本期特别推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五所小学开展书香校园建设的经验:
乌鲁木齐市第122小学:构建整本书课外阅读链接体系
乌鲁木齐市第十三小学:开展“月月有活动 班班有特色”的阅读活动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二小学:探索“达标闯关”评价机制及“先学后教9·3结合式”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五小学:以“菊文化”为落脚点开发国学课程
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二小学:深入挖掘图书馆资源